愛,既是襁褓,亦是困局

 

  今天大雪,我和闊別一年的發小們出門聚餐。由于其中一位要照顧他年紀尚小的妹妹,我們中午兩點多才啟程。又因為外面飄著的鵝毛大雪,我們取消了前一晚計劃的遛彎計劃,在“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一信念的加持下,我們跌跌撞撞的抵達了飯店。飽食了一頓串串火鍋以后,我們出現了第一個問題——如何結賬的問題。由于這是我發小家親戚開的店,因此正常結賬變成了我們的一個困難。這是我在出發的時候就考慮過可能出現的問題,但是鑒于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于是我們依然選擇了這家店就餐。(說實在,這家店的味道真的很好,叫唐老二串串香火鍋,大家有機會可以去嘗嘗,味道絕對不會差,只可惜我們沒有成功付錢,因此不知道這家店的價格如何,因此只能在味道層面做出此評價。)

  這里并不是打廣告,只是我想對“蹭吃蹭喝與結賬問題”和“問題的及時解決與n次復現問題”進行簡單的討論。其實我們并非是第一次來這一家店了,在這之前,我們曾經去過一次,但那時候,這家店還不是唐老二自助火鍋這個名字,具體是什么我想不起來了,但也是這個發小的親戚之一開的,但是在我們走的這段時間里,他家的生意發生了輪轉,這家店交給了我發小的另一個親戚干,在此時店名改為了“唐老二自助火鍋”。

  在店面尚未改名之前,我發小曾帶我們來過一次,那次便是由這位發小的親戚埋單,我們在那個時候并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件事,便順水推舟,結束了這件事。雖然過程中大家都不太好意思,但是過了不久,我們也就忘卻了這一件事。但是這一次,當我們出現了同樣的吃飯問題時,我們還是選擇了這種“最省事兒的辦法”,不出意外的,在結賬的時候,我們又一次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我們并不知道該如何付錢。雖然這不是一件大事兒,但我覺得還是有兩件問題值得思考:其一為我們能否規避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正常消費,正常埋單,從而規避被動蹭吃蹭喝的問題;其二是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后,我們該如何對問題及時做出反饋,從而優化下一次的行動策略。

對于第一個問題,我覺得首先要搞清楚的是,這個過程中的流程。

    對于普通顧客,這個流程就是:

我們吃了一頓飯,正常結賬。

    對于存在紐帶的人,這個流程就是:

我們吃了一頓飯,被店家發現存在紐帶,店家進行了加強了這條紐帶的行為(請客),我們被抹去了賬單。由此,可以看出,相比于賬單,店家對于加強紐帶更看重,因此我們如果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不是解決賬單,而是加強紐帶,如此,既可以滿足我們不想蹭吃蹭喝兩難的窘境,又可以讓店家舒心。

流程搞清楚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手段就很明朗了,我們只要做出加強紐帶的行為就可以了。譬如店家如果有小孩,我們可以給小孩子帶點額外的禮物或者給個壓歲錢紅包。只要做出類似的加強紐帶的行為,這一問題便迎刃而解。

對于第二個問題,我的方案是這樣,首先第一步,解決問題,其次,復盤問題,在此期間尋找更優解,以防止下一次遇到同一個問題,之后,對前述問題進行解構化延拓,找到可能遇到的類似問題一并解決之。這是因為,當我們解決不了某一個問題時,如果這個問題換個殼兒,我們依舊是無法解決的。而當我們解決了某一個問題時,我們實際上因為此次突破實際上解決了諸多同構的問題。

在上面這個問題里,我發小的親戚與他之間的紐帶為親人之愛,這種愛既為我的發小提供了美食一頓的機會,省去了我們探店的麻煩,又為我們帶來了結賬的問題,但此刻,這個問題已是迎刃而解。讓我們回到這一天的旅程,繼續討論。

吃過午飯,我們去唱了三個小時歌,唱完已經接近九點。我們打算找家店吃個雞結束今天一天的行程。吃飯的時候,我們高估了飯量,每個人吃的都很撐,或許是因為之前在吃火鍋的時候,我們還喝了不少飲料,等到回家的時候,我在回家以后,肚子便有一些不舒服,感覺肚子飽脹無比,上了兩次廁所后,稍微有點緩解,想來就是吃多了的原因。

在我上廁所的時候,我老媽無微不至的問候就此來到,她堅定的認為是我吃辣吃壞了肚子,無論我如何說明,她一直不斷地嘮叨,在那一瞬間,我忽然想到了我在我對象不舒服的時候的模樣,一如此刻的我娘。我忽然一下子理解她為什么嫌我吵鬧了。我對她的愛、我媽對我的愛都沒有問題,可是這些愛干擾了正常行動,因此這些行為的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應當找到一種雙方更舒服的方式去傳達這種愛。愛如襁褓,卻又拖著我們的步伐,大抵就是這種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