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老媽使用B站,突然一時興起去看了看久違的折紙區。于是突然想起來我已經很久沒有認真地學習新的折紙技巧了。
回想上一次認認真真學,好像還是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我并沒有手機,折紙是從各種各樣的地方學習來的,我的家人中會折紙的人很多,因此我從他們那里學了很多折紙作品,像是荷包、火箭、桃心、蝴蝶等等,太多了數不勝數。再加上那時候的我剛剛接觸到網絡上的資源,學的也是勤勤懇懇,徹夜無眠地學習(折紙)。
就這樣,我在那個時候成為了班里的這只小能手,還帶起了班里的一股熱潮。同學們有的折一大堆星星,有的折玫瑰花,真的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雖然這只這件事情沒有收益,但那時的大伙,對于這件事卻是樂此不疲。大家瘋狂的打開腦洞,想象著,學習著,嘗試著。
中考很快臨近,大家的熱情似乎慢慢被收斂起來,只是會在偶爾的時間作為放松悄悄折一下。我們就要畢業啦!
到了高中,我似乎成為了一個怪胎,喜歡讀書,熱愛游玩,并不勤勤懇懇地讀書,卻總是有不錯的成績。雖然我依然熱衷于健身、打球,畫畫、嘮嗑,但大家眼中的我,似乎漸漸走向了學霸人設。我不知道為什么,大家總是想讓我幫他們指出學習“成功”的捷徑,卻對我的折紙手藝不聞不問,每個人都想讓我給他們多講幾道題,而不是聊聊最近的辣條哪種更好吃。雖然對于他們的問題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我依然在嘗試著解答,只是,似乎缺了點什么。
生活在摧殘著人吶!我想我是不是有一點“何不食肉糜”了呢?并非每個人都和我一樣活得自由灑脫,絕大部分人只是按照父母老師為他們設計的既定路線走的,父母們老師們都經歷了社會的摧殘,他們選擇為孩子們投放的逐漸功利的價值觀也是沒有辦法,他們只是孩子們活得好一點,再好一點。而達到”好一點“的辦法只有一條——功利,功利,再功利!
初中三年,你要奮斗中考,入學重點。
高中三年,你要狂刷三年,一朝題名。
大學四年,你要比賽奪名,綜測等身。
碩博研究,你要論文百篇,非走即留。
企業內部,你要績效高傍,數據領先。
普通人群,你要向上負責,向下胡扯。
貧困人口,你要先活下來,再問明天。
大家都在掙扎著,卻是向著中央有限曲線瘋狂地挺進著。大家都說,考慮這些的目的是未來,但是未來何時到來,卻沒有人回答。
慢慢地,慢慢地。孤單漸漸成了常態,遺忘變成了外殼。我們就這樣生活著,迷失在匆忙的生活中,只是偶爾,悵然若失。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