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

    在一些評論的推動下,我終于決定在這里寫下我對時間管理的一些想法。事實上,我已經就這個問題起草了一些東西,但我很快意識到,我自己在時間管理方面的經驗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項工作(你應該看看我積壓的需要寫的論文),我在這個問題上還沒有一個連貫或明確的理念(除了我對寫論文的建議,例如我關于快速原型的頁面)。另外,我只能談談我自己的個人經驗,這可能并不能概括所有的性格類型或工作情況,不過也許讀者希望在這里的評論中貢獻他們自己的想法、經驗或建議。(我還應該補充一點,在這些問題上我并不總是聽從自己的建議,這常常讓我自己感到遺憾。)

    不過,也許我可以寫一篇隨筆。首先,我很幸運有一些優秀的合作者,他們為我們共同的論文付出了很多努力:例如,最近出現在這個博客(What's New) 上的許多論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共同作者處理的。一般來說,我發現合作撰寫的論文要比單人撰寫的論文花費更多的時間,但每個作者所花費的凈努力要少得多(而且寫作質量更高)。另外,我發現我可以平行地寫許多聯合論文(因為掌控權經常在另一個合著者的法庭上,或正在等待其他進展),但一次只能寫一篇單筆的論文。

    (由于學術日程的安排慣例,我在夏季完成的這些論文比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要多,但其中許多項目實際上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例如,有一篇聯合論文很快就會出現,我們已經研究了大約三四年;我從2000年起就一直在斷斷續續地(主要是斷斷續續地)思考波的開閉映射問題(主要是閉映射))。因此,每周發布一篇論文實際上并不對應于一周是構思和撰寫論文所需的時間;事實上,有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大多發生在公眾視野之外。)


    另一件事是,我做任何嚴肅的數學研究的能力每天都有很大的波動;有時我可以在一個問題上認真思考一個小時,有的時候我覺得可以打出我或我的合作者已經寫好的草圖的全部細節,而有時候我只覺得有資格回復電子郵件和做家務,或者只是去散步,甚至打盹。我發現組織我的時間來配合這種波動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如,如果我有一個空閑的下午,并且感到有靈感,我可能會關上辦公室的門,關閉互聯網,開始敲打一篇無精打采的論文;如果沒有,我就去處理一周的電子郵件,推薦一篇論文,寫一篇博客文章,或者其他似乎適合我當前精力和熱情水平的東西。幸運的是,在數學領域,一個人的大部分工作(教學是個明顯的例外,因為他必須圍繞著教學來安排時間)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從一個時間段靈活地轉移到另一個時間段。(這方面的一個推論是,一個人應該在任務變得如此緊急,以至于必須立即完成,從而擾亂一個人的時間靈活性之前處理好這些任務。)

    這能夠較為準確地評估你在未來一定時間內(如一天的剩余時間)的工作潛力(你的位置、你目前的動機和能量水平、你即將承擔的職責和承諾、資源的可用性以及預期的分心程度的函數):對你能實現的目標過于自信或信心不足,都會導致你承擔的工作超過或少于你能適當處理的工作,都會導致效率低下(我從直接經驗中了解到這兩方面)


      雖然我的 "待辦事項 "清單上有大量的事情,其復雜程度、難度和長度各不相同,但當涉及到任何需要專門思考的任務時,我都會試著專注于它,推遲或拒之門外;雖然我的 "待辦事項 "清單上有大量的事情,其復雜程度、難度和長度各不相同,但當涉及到任何需要專門思考的任務時,我都會試著專注于它,推遲或拒之門外;我發現,只有當沒有一項任務需要我的注意力超過一小部分時,多任務處理才對我有效(特別是,當我沒有靈感去做任何一項特定任務時,它似乎效果最好)。很多時候,這些任務的完成時間比我的精力、時間或耐心都要長,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找到一個自然的突破點(例如,證明自己正在寫的論文中的一個關鍵的法則,或者寫下剛剛在談話中或在黑板上或劃線紙上出現的一些想法的完整草圖),在那里,我們可以安全地把任務放在一邊,暫時忘記它,并且能夠在以后繼續進行而不失去自己的地位。

        要避免的是,當一項任務只完成了一部分,沒有任何良好的 "結尾 "時,就把它丟掉;這樣,它要么被丟掉,要么壓在一個人的心頭,使他無法完全思考其他事情,或者當他再次拿起它時,不得不從一個較早的點重新做。但是,一個人不一定要完全完成每項任務,只要它可以在以后繼續完成。一個平凡的例子:當我開始寫物理信件時(通常是低優先級的,當我覺得還沒有準備好做嚴肅的數學題時),我會打字,打印出來,用信封密封,然后把它們放在我的 "外出" 托盤里,但我一般不會郵寄它們(或處理我外出托盤里的任何其他文書工作),直到它們堆積起來,我沒有更好的事情可做時,這時我會出去,一次性處理所有的事情。(我發現這樣做的一個特別好的時機是當我的電腦需要重新啟動或在某種程度上不容易使用的時候。)

    更普遍的是,如果可能的話,不需要太多注意力的任務似乎最好分批完成,而需要大量注意力的任務似乎最好單獨完成,并盡可能少地分散注意力。

    與"封閉性"有關的是,最好能夠將一個非常長的任務分割成較小的、獨立的任務,最好是每個任務都有自己的直接"回報"。舉一個例子。如果我決定寫一篇巨大的文章或專著,而不是寫19篇可以合理管理和自我支持的短文,我懷疑我是否會試圖寫出(更不用說完成)相當于我關于龐加萊猜想的19場講座。(在這里,通過提前宣布講座和建立一些勢頭,阻止自己半途而廢,也有助于 "把自己逼入絕境")。

    [現代文本編輯器,包括本博客(What's New)上的文本編輯器,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很容易地在某個中間階段保存草稿,并在以后充實或潤色它,這大大有助于撰寫長篇論文的任務,因為它把這項任務分成一連串更小的任務,如上所述。我對計算機時代之前的數學家印象深刻,他們能夠一絲不茍地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甚至書籍;即使有良好的秘書支持,我也會發現自己極難做到這一點。]

   投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任何你將來可能會反復使用的技能也是很有意義的。數學領域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LaTeX:如果你打算寫大量的論文,那就應該超越寫論文所需的最低技能,去認真學習如何制作表格、數字、數組等。最近我一直在使用預先錄制的宏來打出一個標準的LaTeX代碼塊(例如:\begin{theorem} ... \end{theorem} \begin{proof} ... `end{proof}),只需敲幾下鍵盤;每次節省的實際時間可能很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估計會增加,而且無論如何,感覺你在提高效率,這對士氣有好處(這在寫長論文時變得很重要)。

    在很多情況下,推遲、延遲、委托或拖延任何給定的任務,并在此期間去做其他事情,也是有戰術意義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同樣重要,而且如果一個人等待自己的技能變得更強,或者等待其他事件的發生,首先降低任務的重要性或必要性,給定的任務實際上可能會變得更容易(并以更好的方式完成)。例如,我目前關于波的論文被推遲了多年,這讓我個人非常沮喪,但現在回想起來,讓這些論文擱置一段時間實際上是個好主意,因為我最初設想的項目是一個技術上的噩夢,確實有必要等待該領域的技術和理解的提高,然后才能以相對文明的方式處理它。(也許這篇關于時間管理的文章也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在這個博客中還隱藏著一些其他的文章草稿,我覺得這些文章在當時還不太行得通,正在等待一些進一步的靈感來完成。似乎并不是每一個文章的想法或主題都一定會導致一個可行的最終產品;參考 "廢紙簍")。

    我的最后建議是選擇某種組織系統,并作出真正的努力來堅持它;一個半信半疑的系統可能比沒有系統更糟糕。(這方面的一個推論是,不要試圖建立一個過于雄心勃勃的系統,因為它不可能被忠實地遵循;讓這種系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可能會更好。)我有自己的系統,包括一個與我的筆記本電腦同步的PDA,我的電子郵件賬戶,一些進貨盤、出貨盤,以及我辦公室里的其他指定位置,還有一塊 "保留" 的黑板,可能只有我能夠完全理解,我甚至不認為我能夠在這里正確地解釋它,但我現在已經習慣了,它似乎足夠好用(盡管我肯定希望沒有人擦掉那塊黑板!)。雖然系統的選擇可能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問題,除了我自己之外,我無法就什么是最有效的建議。但我確實發現這樣的系統釋放了大量的記憶;如果我不必擔心星期二下午3點我應該做什么,或者為了A、B、C的目的需要在X、Y、Z上做什么工作,我就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試圖理解一個數學論證,或者證明一個棘手的定理,或者其他我需要做的事情。(我還發現,能夠從我的組織系統中實際劃掉一個項目,這在心理上也是一種滿足,當一個人感到沒有靈感去處理某些事情時,這可能是一種有用的動力。)另一方面,一個人不應該過分糾結于這樣的系統;作為一個經驗法則,我想說的是,將你的生產時間的1-5%用于時間管理 , 95-99%的生產時間用于實際工作。

    哦,還有最后一個免責聲明:有時應該放棄自己的規則,允許偶然性的存在。例如,有很多次,當我計劃在午餐時間(抓緊時間吃點東西)工作時,我被同事或訪客打斷,要出去吃飯。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我從那頓午餐中得到的東西(數學或其他方面)比我在辦公室里得到的要多得多,盡管不是我預期的那樣。而且,這也是更令人愉快的。(與此類似,在會議上跳過談話(或完全跳過會議),去做自己的論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