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也有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想女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氣質更溫柔,心胸更豁達,見識更廣博。但當老師布置作業要閱讀這本書并寫下自己的感受與困惑時,其實我有些抗拒,心想這本書應該很無趣吧,沒有青春小說朝氣甜蜜,也沒有詩歌朗朗上口,更沒有散文語言優美修辭生動,但是為了作業,我硬著頭皮在圖書館看這本書,參照老師在博客中提到的做訪問學者時導師給的閱讀建議初讀時就感覺到,咦,這個好像沒有那么枯燥,發現里面的小案例有點兒意思,比如人物小飛和阿超的對話,但還是有些找不到頭腦,再讀第二遍,我的關注點就不再是這些,而轉移到文章中實際提出來的想法與問題,并嘗試思考,第三遍針對畫出來的部分開始尋找答案,以求有所解答。
以下內容是我對閱讀后的想法與疑問,不足之處,還請老師批評指正。
Charter one
概述:本章主要通過對比法,舉例法描述了軟件工程的定義,特性,以及與其他相似學科領域的關系
問題一:以前一直以為軟件工程師就是單純像機器一樣敲代碼,在看到飛機安全功能這個實例的時候,我就在想是不是考慮周全,能做到功能齊全的工程師就是一個合格的軟件工程師呢?我在知乎上看到有這樣的回答。


問題二:書中的一條規律指出了變化趨勢“向進度落后的項目中增加成員,會讓項目更加落后”,我不是很認同,也很困惑,多一個人,可以多份力量,任務壓力相對減輕,更何況多一個人就是多一種思維與建議,無論是在需求設計還是測試環節,都能起到一定作用,豈不是有助于項目的發展。
問題三:在提到什么是bug,書中說:“bug簡單的說,就是軟件的行為和用戶的期望值不一樣,就叫bug,是否是bug,取決于用戶,開發者的不同角度?!睍袑ug的闡述打破了我原有意識里對bug的理解,這里的解釋更全面,bug也分好和壞,那我們還有必要去debug那些好的bug嗎?尤其是對于用戶來說這些bug并沒有對他們的使用帶來不好影響的情況。百度上bug的定義鏈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bug/32708?fr=aladdin
Charter two
概述:本章主要講述了單元測試,回歸測試,效能分析以及PSP
問題一:在個人開發流程中舉了作者2011年收集的兩組psp的統計數據,數據結果顯示工程師在需求分析和測試這兩方面花了更多時間,具體編碼比學生要少花1/3的時間,那么在整個個人開發流程中,到底應該怎樣做好時間安排以保證既不影響項目進度又能提高軟件質量,整個過程中哪一步是最為重要最為謹慎的呢?
Charter sixteen
概述:本章主要就“創新”二字展開闡述
問題一:迷思之八中提到創新者就是冒險家,歸納了創新成功人士和團隊的特點,文中“創新人士的關鍵特點不是喜歡冒險,也不是躲避風險,而是從錯誤中恢復并繼續努力”,這句話我很贊同,有創新就必定有無數次的失敗,所以心理素質要求必定很高,要有“打不死的小強”精神,那么只有這些就夠了嗎?迷思之六提到技術創新是關鍵,我認為人才創新也很重要,與技術創新可以說是旗鼓相當,因為創新不容易,所以創新成為人才的一大特征,也就有了創新人才的問題,在培養人才創新本領的時候,不能忽略創新心理的培養。自信心不足,點子不能成為行動,行動不能得到堅持;缺乏激情,沒有動力,思維會僵化,行動會遲緩;沒有責任心,創新風險容易失控,即便成功可能也難取得持續進步。
最后,我想說一下讀了本書的想法。這本書和其他書很不一樣,沒有很枯燥乏味的辭藻,通過對比生活中發生的事來對一些專業術語進行解釋,通俗易懂,還有一些解釋比較全面,打破了以往我們對他的認識,比如bug的解釋等。
以上就是我的讀書筆記,不足之處,還請老師批評指正,感謝老師悉心閱讀!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