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的制作原則
思維導圖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簡單卻又極其有效!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研究大腦的力量和潛能過程中,發現偉大的藝術家達·芬奇在他的筆記中使用了許多圖畫、代號和連線。他意識到,這正是達芬奇擁有超級頭腦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礎上,博贊于19世紀60年代發明了思維導圖這一風靡世界的思維工具。 思維導圖就是一幅幅幫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腦工作原理的使用說明書。它能夠:
1、增強使用者的超強記憶能力
2、增強使用者的立體思維能力(思維的層次性與聯想性)
3、增強使用者的總體規劃能力
為什么思維導圖功效如此強大?道理其實很簡單。 首先,它基于對人腦的模擬,它的整個畫面正像一個人大腦的結構圖(分布著許多“溝”與“回”); 其次,這種模擬突出了思維內容的重心和層次; 第三,這種模擬強化了聯想功能,正像大腦細胞之間無限豐富的連接; 第四,人腦對圖像的加工記憶能力大約是文字的1000倍。讓你更有效地把信息放進你的大腦,或是把信息從你的大腦中取出來,一幅思維導圖是最簡單的方法——這就是作為一種思維工具的思維導圖所要做的工作。 它是一種創造性的和有效的記筆記的方法,能夠用文字將你的想法“畫出來”。 所有的思維導圖都有一些共同之處:它們都使用顏色;它們都有從中心發散出來的自然結構;它們都使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遵循一套簡單、基本、自然、易被大腦接受的規則。 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把一長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畫,它與我們大腦處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1、在紙的中心畫一幅彩畫。這幅彩圖往往勝過千言萬語,明確主題,并且能刺激創意性思維,同時會強化記憶。把這張圖當作一幅畫來畫。
2、使用圖像貫穿始終。如上所述,這種做法可以刺激大腦皮層,而且醒目,利于記憶。
3、以印刷體書寫。這樣更清晰,便于閱讀和反饋。雖然書寫時會多花點功夫,但因為看的時候能一目了然,實際上能節省大量時間。
4、詞匯要在線上。每條線都要與其他的線相連。這樣就能形成了思維導圖的基本框架結構。
5、多用單個的詞語。比如,一條線一個詞,這樣每個詞語間連接起來就更自如,聯想空間更大、更自由、更具靈活性。
6、盡量多用各種顏色。同時是為了醒目,強化記憶
7、大腦應盡可能地保持“自由”。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其創造性。任何關于“事物應都何處發展”及“是否應該包括在思維導圖中”等想法都會直接使大腦創造性思維減速。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