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筆記】《我們為什么會受騙》強烈建議每個女生看完這本書再去戀愛! 縱橫四海
前言
這是陸爻齊收聽了 縱橫四海 的播客 《我們為什么會受騙》強烈建議每個女生看完這本書再去戀愛!,做的一點筆記
也就是一些內容的總結和思考理解,權當作記錄罷
正文
被騙者與騙者
有兩點比較重要
- 人往往是很感性化的,難以理性地處理每件事
- 騙者之所以能得手,很可能是因為其自身生理特性,以及社會環境的滋養
對于第一點,主持人是以自己出售二手家居為例子說明,原本認為麻煩不想自己做打包發郵件,后因與一個顧客聊天而改變主意。
還介紹了一種現象,即一個人當接收了過多的信息,會本能地放棄選擇,進入容易被操控的狀態。這點很容易理解,高考是選擇題怎么都不會,就開始放棄用理智選擇了,“三長一短選最短”……
而第二點有兩個小點
- 生理特性,主持人介紹騙者的腦部很可能與普通人有差別,比如缺少共情能力,使其不會因欺騙他人而產生內疚等道德約束;接近黑暗三角人格(自戀、心理變態、馬基雅維利主義)什么的
- 社會環境,不是因為環境“壞”,恰恰是因為環境“好”,當大多數人都互相信任時,欺騙者往往可以從中輕松獲利
有趣的打斷效應
名字是瞎編的,但理論確實存在。例子便是金牌銷售員的一個策略,在顧客對一件商品的購買躊躇不定時,不斷用言語打斷思考,用“此外,該商品還有***好處”之類的話,阻止顧客深入思考,往往能促進購買
被騙的必要條件
- 渴望某項事務
- 相信某項事務的發生
- 堅定自己不會受騙
以普通父母被騙買保健藥品為例,父母退休后清閑又有點空虛,聽到周圍親戚、同事、朋友逝去的消息,渴望健康,滿足條件一;
接觸騙者,建立信任關系,開始逐漸相信保健藥品的功效,相信購買并使用保健藥品能得到健康,滿足條件二;
面對子女的勸說,擺出“我是你爸,不用你教”堅定自己沒有受騙,拒絕事實,這與和騙者的信任關系產生沖突引發“認知失調”,容易受到操控,滿足條件三;
不過這只是個簡陋的經典模型,實際上的騙局大致會像下一個小節一樣
欺騙“萬用術”流程
- 搜尋獵物,很難有一種能騙所有人的騙局,騙者往往是搜集到足夠的情報,找到最適合的獵物,量身制定騙局才下手;
- 建立情感交流,如第一部分所說,人往往是感性的,一旦產生情感交流,就能夠提升騙者的信任關系,并泄露更多情報;
而騙者實現該步驟并不會太困難,畢竟第一步就已經找好獵物,并有獵物的大量情報,而獵物一無所知,只會認為面前的人很懂自己,是命運的“摯友”。 - 講故事,比如經典的“賣茶女”,講述自己困苦的經歷博取同情,隨后請求經濟幫助,無經驗者確實容易中招;
- 一般來說,在上一步就能收網,但還可以繼續等待受騙者加碼,這一點陸爻齊也難以理解但也存在;
比如一個人被騙轉去 20000 元救急,過了一個月沒聲響,開始模糊認為自己被騙了,產生痛苦的感情且渴望彌補,此時騙者突然聯系過來,用看似合適的理由穩住受騙者,隨后進一步索取錢財還是什么的就另說了
防騙手段
難,因為這是與本能對抗,簡單的說就是,不滿足受騙的必要條件,從而避免被選為獵物
其中主持人認為,相信某項事務的發生 相對容易處理,可以通過日常熏陶自己謹慎行事改善;對于父母,只能不斷反復強調,熏陶。
陸爻齊認為,還是欲望被利用的問題,“貪”,所以陸爻齊對于別人的建議回想兩件事
- 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你自己不搞,告訴我讓我搞呢?
- 你是與這件事有什么關系,站在什么立場說的話?(既得利益者……)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