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再論如何讀書——對過去閱讀的總結與對未來的要求
前言
陸爻齊在以前曾花心思讀了不少關于“如何閱讀”這個主題的書,有時對某條表示“頓悟”,然后做了幾次就往在一邊,什么筆記法啊,閱讀法啊,大多十分的繁雜,連把整個流程走完一邊都十分繁瑣無聊,堅持下去于陸爻齊而言就是天方夜譚。在偶然瞥見某篇文章時,突然又有所頓悟,希望能把這個簡單的思維貫徹執行,也在此作下記錄。
知以閱讀,行以實踐
知行如何合一
先擺結論,陸爻齊提倡“知行合一”,可以大致分兩個場景
- 帶有強烈目的性的情況,也就是為了高效地獲取知識而閱讀,那么應該是“邊做邊讀”最為有效,即一邊閱讀知識,一邊將所讀所學付諸實踐。合適的時候,可以輔以康奈爾筆記這種“筆記”方法幫助記憶鞏固。這種情景往往出現在大學牲速成期末考試中,或者狂熱地為了實現某個目的而學習的過程中。
- 然后就是其它部分,也就是幾乎沒有目的性,平時隨意閱讀的時候,這種情形陸爻齊不推薦將閱讀所得以“筆記”方式記錄,但通過博客、視頻等方式將所學輸出是推薦的。
- 書是為人而看的。為了看書而看書,容易只會享受知識流淌過腦子的感覺。看書只是為了找到與自己共鳴的部分,即使一本書只有一句有用,那便足矣,充分吸收這句帶來的益處便好。
脫離實踐,黃金屋亦會蒙塵,顏如玉也會色衰
這里說說陸爻齊的理由吧。
上大學來,陸爻齊曾嘗試過自主泛讀所謂的“雜書”,也做了些所謂“筆記”,但現在回顧,所寫所記,全部忘在角落蒙塵,若非今日書寫此文,定會繼續被遺忘。即使未來真的遇到能用里面的知識解決問題,陸爻齊也一定會幾乎從零開始。
與之相對,陸爻齊為了解決重裝系統、電腦故障、自己的項目維護問題甚至期末考試等,而學到的東西即使有段時間未碰,也深深印刻在腦內。
陸爻齊也并非沒有嘗試解決幾乎無目的性學習這種情況的問題,當前想到的便是采用“輸出”來實現“知行合一”,比如寫博客、做視頻。這也正是陸爻齊寫重裝系統記錄、Git報錯解決等文章的用意。寫完博客,這些知識也就在我試圖輸出的時候,通過整理很好地吸收了。
陸爻齊在想,或許是所謂閱讀得來的知識對人腦而言還是過于抽象了。簡單的說,平時使用沒用過的東西,比起把“使用說明”背下來,直接上手使用實踐或許帶來的印象更為深刻吧。
細談閱讀過程
除了應試需要將規定內容幾乎一字不落地吸收外,其他情況下可按幾步走
- 看目錄,鎖定感興趣/最需要的部分
- 瀏覽(1)鎖定的部分,適當的時候略覽與所需也匹配的部分
- 實踐,輸出所學內容
總結
綜上,除了帶有強烈目的性,容易達成“知行合一”情景的閱讀場景,其余場景也要盡量達成“知行合一”。謹以此文,獻給為曾經如何讀書而迷茫的陸爻齊,讓他今后不再煩惱于此

獻給曾經讀了不少閱讀方法論文章與書籍卻仍迷茫的陸爻齊,讓他今后不再煩惱于此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