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作業屬于哪個課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 |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homework/13261 |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需求分析,掌握用原型工具畫圖 |
| 學號 | 102202147 |
| 合作伙伴 | 102202144傅鈺 |
原型展示在線鏈接:https://rp.mockplus.cn/rps/Kx1Pr_rAoK/KmL-52OUj?
一、《構建之法》第3章和第8章閱讀成果
(一)第3章 軟件工程師的成長
3.1 個人能力的衡量和發展
個人能力的衡量與團隊息息相關,團隊對個人有期望,有要求。和證明個人能力。
3.2 軟件工程師的思維誤區
軟件工程師通常會有以下誤區:分析麻痹;不分主次,想解決所有依賴問題;過早優化;過早擴大化。解決大問題固然讓人感覺美妙,但是把小問題真正解決好也不容易,一般豪情萬丈的,往往都不能成功。
3.3 軟件工程師的職業發展
人們對待職業的等級有如下幾種:臨時的寄托或工作;工作;職業;投身的事業;理想的呼喚。如果我們能對職業有認真的態度,那就能發現很多證明個人能力的方式。
(二)第8章 需求分析
第8章詳細介紹了軟件需求的獲取、分析、定義、驗證和管理。它強調了識別和理解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各種用戶調研方法來獲取用戶需求。這一章節的核心是NABCD模型,它是一個競爭性需求分析的框架,包括以下五個部分:
- Need(需求):識別和理解用戶的需求,這是軟件開發的起點。
- Approach(做法):確定如何滿足這些需求的方法和過程。
- Benefit(好處):明確產品或服務能為用戶帶來的好處。
- Competitors(競爭):分析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和他們的產品。
- Delivery(推廣):制定將產品或服務推向市場的策略。
NABCD模型可以幫助軟件開發團隊系統地分析和規劃他們的項目。通過這個模型,團隊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用戶需求,制定滿足這些需求的策略,并預測可能的市場競爭。此外,它還幫助團隊考慮如何有效地將產品推向市場。
在實際應用中,團隊可以使用NABCD模型來:
- 識別核心需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用戶的基本需求。
- 設計解決方案:根據需求設計技術和業務上的解決方案。
- 評估好處:分析項目可能帶來的益處和價值。
- 分析競爭:研究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找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 規劃推廣:制定有效的市場推廣和產品交付策略。
通過這種方式,NABCD模型為軟件工程師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框架,以確保他們的項目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具有競爭力,并最終成功地推向市場。
二、NABCD模型
(一)Need
現實校園生活中,跨專業合作項目受到諸多干擾因素,如資源短缺、交際少,時間沖突等。為解決這些問題,可以設計一個平臺:
-
用戶可以在平臺上了解他人的需求,探索與自己需求相符的同學/項目,通過短暫了解后決定是否合作;
-
用戶也可以把自己擅長的技能,或者想要完成的項目放上平臺,等待其他同學來選擇。
(二)Approach
-
畫出流程圖,理清各個步驟與頁面的內容;
-
使用原型軟件(我們用的是摹客)進行畫圖。
(三)Benifit
-
選取了專業的原型軟件,畫出來更貼近現實;
-
參考其他小程序的界面設計,更貼近主流。
(四)Competitors
1.現有的其他合作途徑
(1)通過表白墻等傳播自己的需求,但是很多人看不見;
(2)通過社團組織結識跨專業同學,但是很難匹配到需求互補的。
2.這個小程序的優勢:
(1)需求簡潔明了,直接了當,可以快速從許多項目或用戶里選擇自己所需的;
(2)實名認證個人信息,后臺有記錄,更安全可靠
(3)自己的需求可以廣傳播,登上這個平臺就有被看見的可能
(五)Delivery
-
可以通過學校官方公眾號等大型平臺宣傳
-
可以在表白墻上進行擴散
-
輔導員和各班團也可以在群里傳播
三、項目流程
(一)流程圖

(二)功能模塊設計
雙區結構:
- 技能展示區:用戶選擇技能標簽,并展示相關信息。
- 項目發布區:項目發起人發布需求,系統自動推薦匹配的合作伙伴。
- 智能匹配功能:平臺使用算法根據技能標簽進行匹配,并按匹配度排序推薦。
篩選與排序功能:
用戶可以根據標簽、技能和時間段篩選候選人,系統根據綜合匹配度排序顯示。
四、原型設計
(一)開始界面:小程序:海底撈撈

(二)注冊界面

(三)個人設置:填寫個人校內真實信息,更加可靠

(四)技能與偏好:可以幫助系統匹配相關的用戶或項目

(五)首頁:設置了猜你想看的界面,可以顯示其他用戶填寫的項目或個人信息

(六)找人/項目


(七)發布個人信息/項目


(八)個人中心

(九)消息列表

(十)聊天界面

演示如下:

背景圖片:


五、PSP表格
| PSP | 預估耗時(分) | 實際耗時(分) |
|---|---|---|
| 需求分析 | 120 | 150 |
| 功能模塊討論 | 60 | 60 |
| 繪制原型圖 | 180 | 180 |
| 文案撰寫 | 120 | 90 |
| 博客編輯與排版 | 60 | 60 |
六、合作過程
我們在此次結對合作中共同完成了平臺需求分析與原型設計。以下是我們的合作步驟:
-
需求討論:通過分析客戶的痛點,我們確定了平臺的核心功能;
-
任務分工:一人負責前端設計,另一人負責文案和功能邏輯分析;
-
工具使用:我們使用慕客(Moxingdao)進行原型設計,解決了界面排版與標簽布局問題。
七、個人總結
賴越
在拿到題目的時候,我們對這個題目的需求做出了幾種不同的假設,最后選擇了現在應用的這個方案。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原型開發,在最開始的適應花了不少時間,很多功能都不會使用。摹客這個原型工具可以讓我和我的搭檔一起合作完成畫圖,我們可以看到對方的動態,實時試驗新功能,非常的方便。在原型設計下,我探索了不同的創意和解決方案,讓我在設計上更具創新性。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讓我得到鍛煉的作業,相信在完成那么多次的作業后,我的能力也會更上一層樓。
傅鈺
這次合作讓我更好地理解了跨專業合作平臺設計的需求和功能。通過NABCD模型分析,我學到了如何用系統化的方法設計用戶友好、功能齊全的平臺。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