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作業屬于哪個課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 |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homework/13243 |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對軟件工程這門課的作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 學號 | 102202147 |
1.個人logo文生圖任務
使用工具:Craiyon
設計理念:中國古代有很著名的四大美女,我個人非常喜歡中國古典風格,如果能夠生成一個中國古典風的女性作為我的頭像,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生成過程:我輸入了beautiful Chinese classic woman作為我的命令,但是前兩次的照片都不太滿意,第三次才生成了一張差強人意的

最后選擇了這張圖片:

在這次使用中,我感受到了AIGC的便利,但是AI畢竟不是人類,不能很好理解一些命令,也可能是我的命令給得不太到位,如果能掌握給命令的精髓,或許可以更好掌握AIGC。
2.Github個人主頁搭建

3.個人隨筆
- 技能樹與技術偏好
目前我具備了以下能力:
A.可以根據題目要求給出簡單的代碼
B.大多數時間使用C語言進行編程
C.學習過Python、Java語言,能夠使用這兩種語言做簡單的編程
缺少的能力:
A.編程能力較差,算法技術比較欠缺
B.探索能力較弱,網絡上有很多資源,但是很多時候不會“搜刮”
C.沒有做過軟件,也沒做過網頁,希望能在這門課有所收獲
-
目前的代碼量是100行左右,希望這門課結束后我的代碼量能翻倍
-
希望能在這門課學到更多軟件方面的知識
-
簡單的軟件工程課程學習指南:
(1)課程概述:
理解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主要關注軟件開發生命周期、方法論和最佳實踐。
軟件開發生命周期(SDLC):
(2)需求分析:收集和定義系統需求。
設計:創建系統架構和設計規范。
編碼:編寫和測試代碼。
測試:驗證系統的功能和性能。
部署:發布和安裝軟件。
維護:修復bug和進行升級。
(3)開發模型:
瀑布模型:線性順序的開發過程。
敏捷開發:迭代和增量開發,強調團隊合作和快速交付。
Scrum:敏捷開發的一種方法,強調短期的迭代和持續改進。
(4)設計原則:
模塊化:將系統分解為獨立的模塊。
封裝:隱藏內部實現細節,只暴露必要的接口。
可復用性:設計可復用的組件和代碼。
(5)版本控制:
使用工具如Git來管理代碼版本和協作開發。
(6)項目管理:
學習如何進行項目規劃、跟蹤進度和管理資源。
(7)工具和技術:
熟悉常用的開發工具(IDE、調試器)。
掌握常見的編程語言和框架。
(8)最佳實踐:
編寫清晰的文檔和注釋。
進行代碼審查和測試。
(9)學習資源:
參考書籍:如《軟件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
在線課程:如Coursera、Udemy上的相關課程。
社區和論壇:如Stack Overflow,GitHub。
分析:參考書籍提到了《軟件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這是我們的教材,所以可用性還是很高的。上面提到的開發模型比較少,所以可見內容還是不是還很完整。
博客后臺: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