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MCP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 是一種開放協議,旨在將外部數據源和工具與大型語言模型(LLM)集成。它由 Anthropic 公司于 2024 年底開源發布,類似于 AI 應用的 “USB-C 接口”,為 AI 模型與不同數據源和工具的連接提供了標準化方式。
核心概念與功能
MCP 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標準化協議,幫助開發者更高效地構建與 LLM 集成的應用。它的核心組件包括 主機(Host)、客戶端(Client) 和 服務器(Server)。
-
主機(Host):提供 AI 交互環境,負責調用 MCP 客戶端。
-
客戶端(Client):將外部需求轉化為 MCP 協議格式,與服務器通信。
-
服務器(Server):處理客戶端請求,提供資源、工具或提示等服務。
MCP 支持以下關鍵功能:
-
資源(Resources):向 LLM 暴露數據,類似于 REST API 的 GET 請求。
-
工具(Tools):允許 LLM 執行操作,例如調用外部 API 或執行計算。
-
提示(Prompts):定義可重用的模板,幫助 LLM 與服務器高效交互。
-
采樣(Sampling):通過客戶端請求 LLM 完成復雜任務。
使用 MCP 的場景
MCP 的典型應用場景包括:
-
數據查詢:通過 MCP 服務器訪問數據庫或文件系統。
-
工具調用:例如計算 BMI 或獲取天氣信息。
-
動態提示:為 LLM 提供上下文相關的交互模板。
-
集成工作流:在復雜任務中協調多個工具和資源。
MCP 的優勢
-
標準化集成:通過統一的協議,簡化了 LLM 與外部工具和數據源的集成。
-
動態適配:客戶端可以動態查詢服務器功能,無需硬編碼參數。
-
靈活性:支持多種傳輸方式(如 STDIO、SSE 和 Streamable HTTP),適應不同場景需求。
重要注意事項
盡管 MCP 提供了強大的功能,但其使用仍存在一些挑戰:
-
配置復雜性:手動配置 MCP 服務可能較為繁瑣。
-
工具穩定性:調用工具時可能遇到服務不可用的問題。
-
性能優化:在大規模部署中,需要注意資源消耗和響應時間。
MCP 是一個正在發展的協議,未來可能會進一步優化其功能和易用性,為 AI 應用的開發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比如下面這些 MCP Server 聚合站:
■ https://mcp.composio.dev/
■ https://smithery.ai/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