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大中型企業通常部署防火墻雙機熱備,可以保證網絡中主用設備出現故障時,備用設備能夠平滑地接替主用設備的工作,從而實現業務的不間斷運行;防火墻虛擬系統是指將一臺防火墻設備劃分為多個虛擬系統,每臺虛擬系統相當于一臺真實的設備。
本文主要介紹防火墻高級特性:雙機熱備,虛擬系統。 閱讀全文
在大中型企業通常部署防火墻雙機熱備,可以保證網絡中主用設備出現故障時,備用設備能夠平滑地接替主用設備的工作,從而實現業務的不間斷運行;防火墻虛擬系統是指將一臺防火墻設備劃分為多個虛擬系統,每臺虛擬系統相當于一臺真實的設備。
本文主要介紹防火墻高級特性:雙機熱備,虛擬系統。 閱讀全文
posted @ 2024-12-09 11:49
Liam-Wu
閱讀(221)
評論(0)
推薦(0)
摘要:
目前網絡中以太網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然而,各種網絡攻擊的存在(例如針對ARP、DHCP等協議的攻擊),不僅造成了網絡合法用戶無法正常訪問網絡資源,而且對網絡信息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以太網交換的安全性越來越重要。
在大中型企業通常部署防火墻雙機熱備,可以保證網絡中主用設備出現故障時,備用設備能夠平滑地接替主用設備的工作,從而實現業務的不間斷運行;防火墻虛擬系統是指將一臺防火墻設備劃分為多個虛擬系統,每臺虛擬系統相當于一臺真實的設備。
本文主要介紹常見的以太網交換安全技術:包括端口隔離、端口安全、MAC地址漂移檢測、風暴控制、端口限速、MAC地址表安全、DHCP Snooping及IP Source Guard;介紹防火墻高級特性:雙機熱備,虛擬系統。 閱讀全文
目前網絡中以太網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然而,各種網絡攻擊的存在(例如針對ARP、DHCP等協議的攻擊),不僅造成了網絡合法用戶無法正常訪問網絡資源,而且對網絡信息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以太網交換的安全性越來越重要。
在大中型企業通常部署防火墻雙機熱備,可以保證網絡中主用設備出現故障時,備用設備能夠平滑地接替主用設備的工作,從而實現業務的不間斷運行;防火墻虛擬系統是指將一臺防火墻設備劃分為多個虛擬系統,每臺虛擬系統相當于一臺真實的設備。
本文主要介紹常見的以太網交換安全技術:包括端口隔離、端口安全、MAC地址漂移檢測、風暴控制、端口限速、MAC地址表安全、DHCP Snooping及IP Source Guard;介紹防火墻高級特性:雙機熱備,虛擬系統。 閱讀全文
posted @ 2024-12-09 10:27
Liam-Wu
閱讀(499)
評論(0)
推薦(0)

Segment Routing架構設計之初,就為數據平面設計了兩種實現方式:一種是SR-MPLS,其復用了MPLS數據平面,可以在現有IP/MPLS網絡上增量部署;另一種是SRv6,使用IPv6數據平面,基于IPv6路由擴展頭進行擴展。
本文將介紹SRv6的概念與原理和基于華為NetEngine系列路由器的應用。
華為網絡工程師認證的系列課程,重點介紹了網絡通信基礎知識和網絡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內容包括網絡通信的作用、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交換機和路由器的角色以及IP地址和MAC地址的作用等。
同時,還提到了網絡拓撲結構、網絡分層模型(如OSI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交換機和路由器實現不同廣播域之間的通信。
此外,還涉及了華為認證體系、考試方式和證書含金量等內容,強調了學習網絡工程師認證對于提升職業競爭力的意義。
段路由SR(Segment Routing)是基于源路由理念而設計的在網絡上轉發數據包的一種技術架構。
本文檔介紹了Segment Routing的源路由機制、Segment定義、SR-MPLS與SRv6區別和基于華為NetEngine系列路由器的SRMPLS場景化應用。
RFC定義了VLAN擴展方案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虛擬擴展局域網)。VXLAN采用MAC in UDP封裝方式,是NVO3(Network Virtualization over Layer 3)中的一種網絡虛擬化技術。
VXLAN早已被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網絡。隨著園區網絡的業務需求越來越靈活、園區網絡虛擬化的需求及網絡自動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VXLAN開始進入園區網絡,搭配園區SDN控制器實現更多用戶價值。
本文將介紹VXLAN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園區網絡中實現“一網多用”的典型應用場景。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IPv4地址空間不足,IPv6取代IPv4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實現IPv6網絡中各個節點之間的可達性呢?與IPv4網絡相同,IPv6網絡同樣支持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協議。
IPv6靜態路由與IPv4靜態路由在配置方式上頗為相似。為了實現對IPv6網絡的支持,IETF制定了OSPFv3,同時對IS-IS、BGP做了擴展。
本文將介紹IPv6靜態路由的概念及配置,還會介紹常見的IPv6動態路由協議,包括:OSPFv3,IS-IS(IPv6),以及BGP4+。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網絡規模及流量類型的不斷增加,使得互聯網流量激增,產生網絡擁塞,增加轉發時延,嚴重時還會產生丟包,導致業務質量下降甚至不可用。所以,要在IP網絡上開展這些實時與非實時業務,就必須解決網絡擁塞問題,而解決網絡擁塞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加網絡帶寬,但從網絡的建設成本考慮,這是不現實的。
QoS(Quality of Service)技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在帶寬有限的情況下,該技術應用一個“有保證”的策略對網絡流量進行管理,并實現不同的流量可以獲得不同的優先服務。
本文將主要介紹QoS的實現原理。
隨著IPv4地址短缺問題日益加劇,從IPv4網絡向IPv6遷移已經成為各網絡當前的工作重點。雖然IPv6是解決地址短缺的終極方案,但由于業務延續性的需要,IPv4網絡將繼續保留相當長時間。在網絡向IPv6演進的過程中,部署IPv4地址和IPv6地址共存的網絡將無可回避。
本文將討論IPv4和IPv6共存時期的過渡技術,包括IPv6 overIPv4隧道、6PE、6VPE、IPv4 over IPv6、NAT64、IVI等。
眾所周知,IPv4地址資源緊張限制了IP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迫切需要一種能夠代替IPv4的技術,在滿足IPv4功能的前提下,還能滿足未來產業對于IP地址的需求。IPv6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各行各業,從政府到市場對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迫切需求,推動了IPv6技術的出現與發展。
本文將重點介紹IPv6的基礎知識,包括IPv6出現的背景、報文格式、地址分類、基礎協議以及過渡技術等內容。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