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
《構建之法》讀后感
曾經在沒學習軟件工程之前一直以為寫軟件就是拼命地一天十八小時用來狂敲代碼就可以了。但在學習軟件工程之后,逐漸明白遠真正的軟件開發,編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由于軟件工程的書籍大多是一些書面化的文字,啃起來感覺就像一塊硬骨頭且難以消化。以至于我學習完軟件工程之后,感覺還是懵懵懂懂的。
不過有幸在老師的推薦下知道了這本《構建之法》。但是一開始我還是充滿恐懼的,并沒有翻開。后來老師又提到了幾次,我終于翻開了這本書,然后一發不可收拾,一股相見恨晚的感覺油然而來。這本書從軟件開發的需求分析到發布每個階段都有涉及到,其中還附帶了一些程序員的一些基本素質的要求,比如代碼規范要求,用戶體驗,創新意識,職業道德。
其中代碼規范我深受影響。由于在目前情況來講,我常常是一個人來寫代碼,所以寫代碼都是一股腦寫上去,常常沒有注釋和一些規范,因為代碼就我自己看。后面我了解到,到以后的軟件開發,一個人是難以完成的,所以常常需要跟他人合作,那這時注釋和規范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不過其中我也有一些看不太明白的章節。
1、第六章,請問敏捷開發和快速原型模型是一回事嗎?
2、第七章,這個微軟解決方案框架我看的有點不太明白。他大概講的是怎樣一回事呢?
總體來說,鄒欣老師的《構建之法》是一本接地氣的軟件工程書籍,不是文縐縐的文字,通俗易懂,。但是讀完后我也感覺到書中知識內容涉及很廣,講得很全,但還是需多加以實踐才能收為己用,否則容易遺忘。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