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操作系統選擇判斷題
1. 并發性是指若干事件在( )發生。
- A. 同一時刻
- B. 不同時刻
- C. 同一時間間隔內
- D. 不同時間間隔內
- 答案:C
- 解析: 并發性是指多個事件在同一時間間隔內發生,但并不一定在同一時刻發生。
2. 實時操作系統必須在( )內處理來自外部的事件。
- A. 一個機器周期
- B. 被控制對象規定時間
- C. 周轉時間
- D. 時間片
- 答案:B
- 解析: 實時操作系統需要及時響應外部事件,并在被控制對象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處理,以保證系統的實時性。
3. 進程和程序的本質區別是( )。
- A. 前者是動態的,后者是靜態的
- B. 前者存儲在內存,后者存儲在外存
- C. 前者在一個文件中,后者在多個文件中
- D. 前者分時使用CPU,后者獨占CPU
- 答案:A
- 解析: 進程是程序的一次執行實例,具有動態性,而程序是靜態的代碼實體。
4. 死鎖與安全狀態的關系是( )。
- A. 死鎖狀態有可能是安全狀態
- B. 安全狀態有可能成為死鎖狀態
- C. 不安全狀態就是死鎖狀態
- D. 死鎖狀態一定是不安全狀態
- 答案:D
- 解析: 死鎖是指多個進程因競爭資源而無法繼續執行的狀態,而死鎖狀態一定是不安全狀態,因為系統無法滿足所有進程的資源需求。
5. 系統中有3個進程都要使用某類資源。若每個進程最多需要3個該類資源,為保證系統不發生死鎖,系統應提供該類資源至少是( )。
- A. 3個
- B. 4個
- C. 7個
- D. 9個
- 答案:C
- 解析: 根據銀行家算法,為了避免死鎖,系統至少需要提供的資源數量為 (最大需求 - 1) * 進程數 + 1,即 (3 - 1) * 3 + 1 = 7。
6. 進程并發地在處理機上執行時,( )。
- A. 進程之間是無關的,系統是封閉的
- B. 進程之間具有交互性、并發性,它們既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
- C. 進程之間可能具有交互性,也可能無
- D. 上述都不對
- 答案:B
- 解析: 進程并發執行時,它們之間可能存在資源共享、數據交換等交互關系,并相互依賴和制約。
7. 設與某資源相關聯的信號量初值為3,當前值為1,若M表示該資源的可用個數,N表示等待資源的進程數,則M、N分別是( )。
- A. 0、1
- B. 1、0
- C. 1、2
- D. 2、0
- 答案:D
- 解析: 信號量的當前值表示可用的資源數量,因此 M = 2。由于當前值為1,說明有一個進程正在使用資源,因此 N = 0。
8. 在存儲管理中,采用交換技術的目的是( )。
- A. 邏輯上擴充主存容量
- B. 物理上擴充主存容量
- C. 提高CPU效率
- D. 便于代碼在主存中共享
- 答案:A
- 解析: 交換技術通過將部分進程暫時換出到磁盤,從而邏輯上擴充了主存容量,允許更多進程同時運行。
9. 在下列動態分區分配算法中,最容易產生內存碎片的是( )。
- A. 首次適應算法
- B. 最壞適應算法
- C. 最佳適應算法
- D. 循環首次適應算法
- 答案:C
- 解析: 最佳適應算法總是選擇最小的空閑分區分配給進程,容易導致剩余的空閑分區過小,無法滿足其他進程的需求,從而產生內存碎片。
10. 通常,計算機系統中判斷是否有中斷發生,應是在( )。
- A. 進程切換時
- B. 執行完一條指令時
- C. 執行P操作后
- D. 由用戶態轉入核心態時
- 答案:B
- 解析: 中斷通常在指令執行過程中發生,例如 I/O 操作完成、發生異常等,因此需要在執行完一條指令后檢查是否有中斷發生。
11. 程序員利用系統調用打開I/O設備時,通常使用的設備標識是( )。
- A. 邏輯設備名
- B. 物理設備名
- C. 主設備號
- D. 從設備號
- 答案:A
- 解析: 程序員通常使用邏輯設備名來標識 I/O 設備,例如 "console"、"disk0" 等,而物理設備名、主設備號和從設備號通常由操作系統內部使用。
12. 操作系統中的SPOOLing技術,實質是將( )轉化為共享設備的技術。
- A. 虛擬設備
- B. 獨占設備
- C. 脫機設備
- D. 塊設備
- 答案:B
- 解析: SPOOLing 技術通過將多個進程的 I/O 請求合并到緩沖區中,然后統一由系統進行調度和處理,從而將獨占設備轉化為共享設備。
13. 利用( )實現文件共享時,只有文件主才擁有其索引結點的指針、而共享同一文件的其他用戶僅擁有對應文件的路徑名,故而不會造成文件主刪除共享文件后遺留懸空指針的問題。
- A. 進程控制塊
- B. 共享存儲器
- C. 索引結點
- D. 符號鏈
- 答案:D
- 解析: 符號鏈是一種間接訪問文件的方法,共享文件的用戶通過符號鏈指向文件的實際路徑,因此不會直接依賴于文件主的索引結點指針。
14. 下列選項中,不能改善磁盤設備I/O性能的是( )。
- A. 重排I/O請求次序
- B. 在一個磁盤上設置多個分區
- C. 提前讀和延時寫
- D. 優化文件物理塊的分布
- 答案:B
- 解析: 在一個磁盤上設置多個分區并不能直接改善磁盤設備的 I/O 性能,分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和組織磁盤空間。
15. 位示圖可用于( )。
- A. 文件目錄的查找
- B. 磁盤空間的管理
- C. 主存空間的共享
- D. 實現文件的保護和保密
- 答案:B
- 解析: 位示圖是一種高效的數據結構,用于管理磁盤空間,記錄每個磁盤塊的分配情況。
16. 進程調度算法中,考慮公平性原則,通常采用的算法是( )。
- A. 先來先服務算法
- B. 短作業優先算法
- C. 優先權調度算法
- D. 最高響應比優先算法
- 答案:A
- 解析: 先來先服務算法 (FCFS) 是一種簡單的調度算法,按照進程到達就緒隊列的順序進行調度,體現了公平性原則。
17. 以下關于虛擬存儲管理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虛擬存儲管理將主存空間劃分為固定大小的頁面
- B. 虛擬存儲管理將程序地址空間劃分為固定大小的頁面
- C. 虛擬存儲管理允許程序訪問的地址空間大于主存容量
- D. 虛擬存儲管理將程序和數據都存儲在磁盤上
- 答案:C
- 解析: 虛擬存儲管理允許程序訪問的地址空間 (虛擬地址空間) 大于主存容量,通過頁面的置換機制實現主存和磁盤之間的數據交換。
18. 以下關于I/O控制方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下,CPU 直接控制 I/O 設備進行數據傳輸
- B. 中斷驅動方式下,CPU 無需等待 I/O 操作完成
- C. 直接內存訪問 (DMA) 方式下,數據傳輸完全由 I/O 設備控制
- D. 通道方式下,通道程序存放在主存儲器中
- 答案:B
- 解析: 中斷驅動方式下,CPU 發起 I/O 操作后,可以繼續執行其他任務,無需等待 I/O 操作完成,從而提高 CPU 的利用率。
19. 以下關于文件系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文件系統負責管理文件的存儲、訪問和控制
- B. 文件系統將文件組織成目錄結構,方便用戶查找和管理
- C. 文件系統提供文件權限管理,保證文件的安全性
- D. 以上說法都正確
- 答案:D
- 解析: 文件系統負責文件的存儲、訪問、控制和組織,并提供目錄結構、權限管理等功能。
20. 以下關于磁盤存儲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磁盤存儲器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
- B. 磁盤存儲器的訪問速度比主存慢
- C. 磁盤存儲器通常采用扇區作為存儲單位
- D. 以上說法都正確
- 答案:D
- 解析: 磁盤存儲器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訪問速度比主存慢,通常采用扇區作為存儲單位。
( F )1. 操作系統的所有程序都必須常駐內存。
( F )2. 多道程序的并發執行失去了封閉性和可再現性,因此多道程序設計中無需考慮封閉性和可再現性。
( T )3. 不同的進程可能對應不同的程序。
( T )4. 臨界資源,指一個時間段內只允許一個進程訪問的資源。
( F )5. 用戶程序有時也可以在內核態下運行。
( F )6. 優先權調度算法中,在考慮靜態優先權時,一般計算進程的優先權高于磁盤I/O進程的優先權。
( T )7. 在分頁式存儲管理系統中,頁面的大小是固定不變的。
( T )8. 通道所執行的通道程序存放在一個專門的只能由通道訪問的存儲器中。
( T )9. 樹狀目錄結構清晰,有利于文件的共享和保護。
( T )10.基于集群系統的容錯技術主要用于防止主機發生故障所導致的數據無法訪問。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