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 AI 制作專業證件照?(圖生圖超詳細指南,附黃金提示詞)
使用 AI 制作證件照,正在從“憑空捏人”進化到“本人精修”。相比完全由“文生圖”隨機生成一個陌生人,使用“圖生圖”(Image-to-Image)技術,讓 AI 基于我們自己的照片來重繪,才是真正實用的解決方案。
這個過程最大的痛點在于:如何既保持“我像我”,又能精準實現“證件照的合規標準”? 大多數人要么精修過度導致“失真”,要么提示詞無效導致AI“自由發揮”。
本指南將提供一個從“選擇工具”到“圖生圖參數設置”再到“黃金提示詞”的完整流程,幫助您使用自己的照片,制作出高標準、專業級的證件照。
什么是“合格”的 AI 證件照?
在開始制作前,我們必須明確 AI 需要達到的“交付標準”。這決定了我們提示詞的方向——我們追求的不是“藝術感”,而是“合規性”。
一份合格的證件照必須滿足:
- 背景 (Background): 純色(最常用為純白色、純藍色)。
- 光照 (Lighting): 均勻的正面光(演播室燈光),面部無陰影,無明暗對比。
- 面部 (Facial): 直視鏡頭,表情中性(不可微笑或皺眉),五官清晰,通常要求露出雙耳。
- 服裝 (Attire): 建議穿著深色正裝或帶領襯衫(如深色西裝、白色襯衫)。
- 姿態 (Pose): 必須是正面(Full Frontal),不可側臉或仰拍。
- 分辨率 (Resolution): 必須高清,無模糊、噪點或過度壓縮。
步驟一:選擇合適的 AI 工具
“圖生圖”能力是本次任務的關鍵。不同的工具在“保持面部一致性”和“聽從指令”方面各有千秋。
A. Stable Diffusion (配合 ControlNet/LoRA) - 控制性最強
- 優點: 這是目前“圖生圖”的王者。通過 ControlNet (尤其是 Depth 和 Canny 模塊) 可以鎖定原圖的姿勢、輪廓和景深,再配合提示詞進行“重繪”,相似度最高。
- 缺點: 技術門檻極高,需要本地部署或使用專業 WebUI,不適合新手。
B. 即夢/ 可靈 / 豆包 / nano banana - 平衡性最佳
- 優點: 對中文提示詞理解出色,其“圖生圖”功能(或稱“圖像編輯”)通常提供了“相似度”或“重繪幅度”的滑塊,允許用戶直觀地控制 AI 的“創造力”。
- 缺點: 效果可能受限于平臺內置的風格模型,需要精確的提示詞來“對抗”默認的藝術風格。
C. Midjourney (v6) - 質感最佳
- 優點: v6 版本的“圖生圖” (/blend 或使用圖像URL作為提示詞)在保持照片質感和光影真實性方面無人能敵。
- 缺點: 控制力相對較弱,AI “自由發揮”的傾向較強,需要用極高的提示詞權重(--iw 參數)來約束它。
建議: 新手和追求效率的用戶,建議從 即夢 / 可靈 / 豆包 入手;專業用戶或追求最高相似度的,首選 Stable Diffusion。
步驟二:準備一張合格的“原始照片”
“圖生圖”的起點至關重要。你喂給 AI 的“素材”質量決定了輸出的上限。
原照片應盡量滿足如下要求:
- 清晰的正面照: 盡量是直視鏡頭的照片,光線均勻(避免大背光或強烈側光)。
- 背景簡單: 雖然AI可以換背景,但簡單的背景(如白墻)能讓AI更專注于“人像”主體。
- 不要過度遮擋: 避免戴帽子、墨鏡或頭發遮擋五官。
步驟三:“圖生圖”的核心參數與黃金提示詞
這是成功的核心。我們將組合使用 1. 原始圖片 + 2. 控制參數 + 3. 黃金提示詞。
為什么你的提示詞會失敗?
當使用“圖生圖”時,AI 會在“你的原圖”和“你的提示詞”之間尋找平衡。如果你只說“證件照”,AI 可能會完全忽略你的原圖;如果你只給原圖,AI 又不知道要修改什么。
我們必須明確告訴 AI:你要“保留什么”和“改變什么”。
“拿來即用”的多模型黃金提示詞
編寫和測試“圖生圖”提示詞需要平衡相似度和風格要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以下是幾條在實測中效果最好、可直接復制使用的“黃金提示詞”模板:
直接粘貼不利于閱讀,這里我們展示其“核心公式”:
[主體描述:年齡、性別、表情] + [服裝描述:風格、顏色] + [場景描述:證件照、演播室光] + [背景描述:純色背景] + [風格參數:超寫實、8K、高分辨率]
示例1:設計師、創意總監、藝術家專業證件照
目標: 基于用戶上傳的“生活照”,更換為“灰色背景”和“黑色高領衫”。
提示詞文本(部分): I need a professional, high-resolution, profile photo, maintaining the exact facial structure, identity, and key features of the person in the input image. The subject is framed from the chest up, with ample headroom and negative space above their head, ensuring the top of their head is not cropped. The person looks directly at the camera with a warm...
示例2:現代美式職業照、簡約商務風
目標: 基于用戶上傳的“生活照”,僅替換服裝和背景。
提示詞文本(部分): Transform the uploaded portrait into a business-style headshot in the American aesthetic, while keeping the original subject completely unchanged in appearance. Facial features and identity should be clearly preserved...
示例3:學術專家、顧問證件照
目標:基于用戶上傳的“生活照”,僅替換服裝和背景。
提示詞文本(部分): I need a professional, high-resolution, profile photo, maintaining the exact facial structure, identity, and key features of the person in the input image....
步驟四:后期微調與合規性檢查
AI 生成的圖片只是“素材”,最后一步的細節微調是必不可缺的。
- 裁剪尺寸: AI 生成的圖片多為 1:1 或 4:3。你需要使用 Photoshop 或其他證件照 App(如“智能證件照”)將其裁剪為標準的“一寸”(25mm x 35mm)或“二寸”(35mm x 49mm)等規格。
- 細節修正: 仔細檢查 AI 是否生成了多余的細節(如耳環、奇怪的衣領翻折、背景雜色),并手動修正。
- 相似度核對: 確保生成的圖像與本人特征一致。如果不像,請返回步驟三,降低“重繪幅度”或提高“圖像權重”(如 MJ 的 --iw 參數) 。
常見問題 (FAQ)
Q1: AI 生成的證件照是否可以用于護照或簽證嗎?
- A1: 目前不推薦用于護照、簽證等高安全性證件。各國領事館對照片有嚴格的生物特征識別要求,AI“重繪”的圖像(即使基于真人照片)也可能無法通過驗證。但用于簡歷、工卡、學生證、社交媒體頭像或一般報名考試則完全沒有問題。
Q2: 為什么我生成的證件照還是不像我?
- A2: 這通常是“重繪幅度”(Denoising Strength)或“圖像權重”(Image Weight)參數設置不當導致的。幅度太高(如 > 0.8),AI 會過度“創意”而忽略你的原圖。請嘗試調低此參數,或在提示詞中加強(如使用括號)“保留面部特征”的描述。
Q3: 我在哪里可以找到更多這樣針對不同場景的“黃金提示詞”?
- A3: 本文中展示的提示詞鏈接均指向 PromptHub 平臺。這是一個公開的提示詞歸檔庫,您可以按需查找(如 “即夢”、“可靈”、“豆包“、”Stable Diffusion” 或 “證件照”、“生活寫真”)等不同模型和應用場景的提示詞。
本文是一篇關于如何使用 AI “圖生圖” (Image-to-Image) 技術制作專業證件照的實用指南。
我們將重點解決“AI照片不像本人”和“AI無法生成合規背景與服裝”這兩個核心痛點。
本文將提供基于 Stable Diffusion、即夢 (Zhumeng)、可靈 (Kling) 等模型的“圖生圖”黃金提示詞公式,并提供指向 PromptHub 平臺的權威提示詞鏈接。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