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效能團隊規模、職能劃分和優劣勢分析概述(第一篇)
通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和研究發現,套用一句列夫·托爾斯泰的話就是「大互聯網公司做法基本一致,小的公司則各不相同」。總體發現各個公司在研發基礎設施方向上的要求在提高、投入也在增加。這也是基本符合一個大眾認知的結論。
舉個小區物業的例子。以前的老小區物業的基礎設施一個苕帚+一個簸箕+一塊抹布,簡單易用好維護;現在很多小區的自動門禁系統、紅外感應系統、閉路電視監控、電子巡更等等,一大堆智能系統需要人值班、培訓、處理各種工單保修和應答對講等。
軟件研發行業的變化就更大。N多年前,想要機器找IT申領臺式機,現在都是云服務器,容器了;以前的源碼管理還是CVS, VSS, Clearcase,MKS,StarTeam,Synergy,Perforce, 現在大部分都是自己管理的 Git、Subversion,還有部分已經把代碼托管到了云端比如 Github、Gitlab、Coding、Gitee等,雖然量不大,但這已經有了趨勢;最初文檔協作使用docs,后來是 Wiki,現在能更加方便的協同文檔出現了,無論從功能還是體驗上都進步了一大塊。
以前要飯拿個碗就行,現在前面要是沒有微信和淘寶收款碼,你一天的收入都少一大截。時代不同了,我們要以更加變化、開放的視野去看待這個世界,擁抱這個世界。
為什么要研究下研發效能團隊規模、職能劃分和優劣勢呢?是因為研發效能團隊作為研發基礎實施的支撐團隊,隨著公司的成長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里想通過分析研發效能團隊的規模、職能劃分和優劣勢,給各個公司一些參考的信息,比如招多少人,怎么搭建這個團隊,負責什么事情,可能出現哪些問題,讓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的公司業務形態、規模、階段來采取相應的策略,打造出一個適合本公司發展的強大的研發效能團隊。
歡迎各位朋友加我微信(xueliuan)進「DevOps研發效能」群討論。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