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三十年里,日本年輕人是如何解決就業問題的
日本從九十年代開始經歷了“失去三十年”的蕭條期,對于這個時候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可謂剛出校門就迎來當頭一棒,與上一代人吃盡時代紅利不同,他們這一代人經歷的是漫長的“就業冰河期”。
在“就業冰河期”里,他們自然無法像上一代人那樣,隨隨便便就能拿到大廠的offer,然后穩定的升職加薪,按部就班買房結婚生孩子過上穩定的生活。在“就業冰河期”里,勞務派遣臨時工成為打工常態,工作時間變長內卷化越來越嚴重也成為某種趨勢,畢竟經濟情況萎靡但是嬰兒潮的一代人還長大了需要找工作,那么就會“你不當牛馬有的是讓愿意當這個牛馬”,工資長時間不漲甚至反向下跌也是常有的事,工作也不再穩定,今天有工打明天被掃地出門,甚至公司突然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中暴斃都不少見。
毫無疑問,年輕人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會嘗試著去尋找一些出路。
年輕人的選擇也不多,返鄉、考公、讀研,巧的是在當下國內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年輕人的選擇也無非這幾種。
我們先看返鄉這條路。
日本在九十年代初的泡沫經濟破裂后,三大核心城市圈的求職人數與崗位數比例嚴重失衡,達到了1.46:1,差不多相當于每三個人搶兩個就業崗位,立馬出現了一大波的勞動力過剩。日本政府為了分流失業的大城市無業青年,啟動了“鄉村振興計劃”,試圖通過制造鄉村就業崗位,讓很多年輕人返鄉就業,數據統計鄉村振興計劃期間有超過200萬人返鄉就業。鄉村振興計劃的核心就是在三四線和縣鄉搞大基建,日本當時的基建主要集中在三大核心都市圈,三四線和縣鄉尚有繼續鋪設大基建的空間。雖然日本房地產經濟崩盤,但是因為日本對基建的持續投入拉動,建筑業從業者反而逆勢上漲。第一波大基建之后日本經濟環境并沒有好轉,如果此時停了鄉村振興計劃那么就會有海量的失業人員涌入大城市,大城市的就業情況更困難,所以日本政府只能咬緊牙關開啟了第二輪大基建,這一輪以鄉村旅游為主,大量服務業就業人員回流。但是就業返鄉潮是建立在大規模投資基礎上的,大規模投資又是以債務為杠桿驅動的,到了1999年,日本各地比起十年前新增債務120億日元,日本出現了債務危機,這讓日本的鄉村振興計劃不得不停止。也就是說,通過投資拉動的拯救就業計劃終究是因為債務太大無法繼續投入投資而失敗了,海量年輕人無奈之下不得不再次回到大城市里卷起來。
日本在九十年代就業難的大環境下,有一波考公熱潮,在大環境風雨飄搖,就業不穩定的情況下,公務員的收入相對來說還可以,并且也算是旱澇保收了,于是就成了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追求。在考公最火熱的1998年,64%應屆大學生都參加了公務員考試,有些學生從大一就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但體制內的收入情況依賴于財政,日本失去三十年的第一個十年在三四線和縣鄉大搞負債拉動基建,債務壓力讓財政很吃緊,而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又引爆了日本金融業危機并引發了企業破產潮,經濟的進一步惡化讓財政狀況也惡化起來。于是日本先是展開了清理臨時工的運動,大刀闊斧裁撤體制內沒有編制的臨時工,緊接著又開展公務員薪酬改革,從1999年開始連續五年削減公務員工資,降幅達到了40%,在2023年日本公務員工資僅為九十年代峰值的一半左右,日本考公熱潮在2000年后逐漸褪去。
1992年,日本開啟為期多年的研究生擴招計劃,因為社會就業難,很多人就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寄希望于通過考研避開這段就業冰河期時間,同時也能提升學歷,方便找到好工作。在巔峰時期,日本國立大學考研比例達到了60%,相應的研究生院數量也水漲船高,擴招政策不到三年,研究生人數從6萬擴張到10萬多。雖然很多學生辛辛苦苦考上了研究生讀完畢業拿到了學歷,但是社會上的就業行情并沒有好轉,甚至更差了,學歷也并沒有讓自己的收入提升。在1996年,日本研究生就業率跌破60%,成為當時所有學歷段就業率最低的群體,日本政府的做法是繼續擴招博士,然后很多碩士研究生就繼續讀博深造,希望能夠靠更高的學歷來自我實現。到了2002年,因為“科學立國”政策的失敗,以及財政匱乏,學歷大躍進運動也宣告結束了,各大科研機構關閉或者裁員,社會上碩士博士學歷就業率雙雙低于60%,高學歷并沒有換來更高的薪水和機會,社會上只有15%企業愿意招收碩博研究生這種高學歷,而且很多碩博研究生只能和本科生甚至高中生拿同樣的薪水。
我們看到,日本年輕人選擇的幾條路子,返鄉、讀研、考公,都不是什么好出路?;剡^頭來看,當時日本最好的出路就是出國,九十年代正趕上美國硅谷互聯網熱潮,如果水平足夠高能進入那個圈子分一杯羹,發展前景肯定要比留在國內強得多。九十年代同時也是國際產業鏈向中國轉移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進入中國,雖然工資收入未必有多高,但是趕上了中國資產價格膨脹的周期,在中國投資會讓日本人賺的盆滿缽滿。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斗,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當時代的勢頭不在日本的時候,即使留在日本卷也沒什么用,去了勢頭所在的地方,可能稍微努努力就能有不錯的回報。
posted on 2025-05-27 19:48 luzhouxiaoshuai 閱讀(795) 評論(0) 收藏 舉報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