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到ubuntu,已經差不多快半年了。
在emacs上,從一開始小心翼翼的摸索,到逐漸熟練,嘗試了無數插件,終于搭建好了比較順手的環境。酣暢淋漓的敲打鍵盤,所有的事情都在小小的黑窗口中進行,心頭騰起驕傲而滿足的快感,感覺編程的快樂莫過于此。但慢慢的,我又開始懷念windows上使用VS,那是另一種方便。代碼間跳轉是如此方便,工程結構一目了然,編譯調試又是如此直觀方便。
我不想評價emacs,vim或者現代ide之間,孰高孰低。我只是作為一個最普通的程序員,有了些自己的心得。
emacs,vim都是編輯器,或者是神的編輯器,或者是編輯器之神,都無關緊要,它們是很好的編輯器。
我會想用emacs來寫寫腳本,寫寫比較輕量級的項目,我很喜歡用emacs來coding的快感,只有代碼在你眼里,沒有任何一點多余的東西分散你的注意。但是它們并不適合比較大的工程,并不是說emacs無法管理大工程,它能做,但是做的不夠好。至少我還沒法做到用emacs在大一點的工程里穿梭。在project中穿梭,源碼間跳來跳去,一會功夫就暈的不行了……
既然自己希望換個ide,那么就繼續找吧。
我嘗試了code::blocks,eclipse cdt,code lite,最終還是選擇了code::blocks,雖然它的代碼高亮還很挫,代碼間跳轉還比較簡陋,但這不妨礙我對它的喜歡。
主要原因:
1.對cmake的支持最好。用cmake能直接生成可編譯的project文件,eclipse需要有一些額外的步驟,code lite也是。
2.用gdb調試很方便,簡直又找回了在vs中的感覺。
3.額外的功能都是作為插件補充,只要社區不斷推誠出新,那么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新功能。現在有cppcheck,todo-list,ccc,等等……
折騰了好一段時間,現在總算差不多了。
另外補充一句,我還發現了一個類似與windows上source insight的工具 understand c++,感覺非常不錯,可惜要收費,要4K多,對于像我這樣囊中羞澀的小程序員,還是很大一筆開銷啊。
不折騰了,ide,或者emacs,都是工具而已,用的順手就好,關鍵還是要coding……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