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id="qn6qe"></output>

    1. <output id="qn6qe"><tt id="qn6qe"></tt></output>
    2. <strike id="qn6qe"></strike>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日韩中文字幕有码av,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国产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播放,人妻少妇偷人无码视频,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初識EXPLAIN的困惑

      每個新晉DBA接觸PostgreSQL時學到的第一個命令就是"EXPLAIN"。但第一次嘗試理解它的輸出時,往往會遇到令人困惑的情況:

      Sort  (cost=238.32..240.39 rows=826 width=961)
         Sort Key: n.nspname, p.proname, (pg_get_function_arguments(p.oid))
         ->  Hash Join  (cost=1.25..198.30 rows=826 width=961)
               Hash Cond: (p.pronamespace = n.oid)
               ->  Seq Scan on pg_proc p  (cost=0.00..182.94 rows=1009 width=692)
                     Filter: pg_function_is_visible(oid)
               ->  Hash  (cost=1.14..1.14 rows=9 width=117)
                     ->  Seq Scan on pg_namespace n  (cost=0.00..1.14 rows=9 width=117)
                           Filter: (nspname <> ALL ('{pg_catalog,information_schema}'::name[]))
      (9 rows)
      

      這個復雜的執行計劃輸出對初學者來說簡直像天書一般。讓我們從基礎開始,逐步揭開EXPLAIN的神秘面紗。

      PostgreSQL的智能之處

      首先需要理解一個關鍵概念:PostgreSQL"知道"你的數據。它會維護詳盡的元信息:

      • 表行數統計
      • 不同值的分布
      • 最常見值
      • 數據分布直方圖

      對于大型表,這些統計基于隨機抽樣,但總體而言,PostgreSQL對數據特性的把握相當準確。正是基于這些統計信息,查詢規劃器才能做出明智的執行計劃決策。

      從簡單案例開始

      讓我們從一個最簡單的查詢開始: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 WHERE i = 1;
      
                            QUERY PLAN                      
      ------------------------------------------------------
       Seq Scan ON test  (cost=0.00..40.00 ROWS=12 width=4)
         FILTER: (i = 1)
      (2 ROWS)
      

      這個執行計劃包含幾個關鍵元素:

      1. 操作類型:這里是順序掃描(Seq Scan)
      2. 成本估算:0.00..40.00
      3. 行數估算:12行
      4. 行寬估算:4字節

      理解執行計劃的結構

      執行計劃是一個樹形結構,每個節點代表一個操作:

      • 上層節點依賴下層節點的數據
      • 每個節點顯示其特有的信息
      • 縮進表示操作間的層級關系

      在我們的簡單例子中,只有一個操作節點(順序掃描)及其過濾條件。

      成本估算的奧秘

      成本估算值(cost)可能是最令人困惑的部分。需要明確幾點:

      1. 成本不是時間單位,而是一個抽象的相對值

      2. 基于postgresql.conf中的成本參數計算:

        seq_page_cost = 1.0      # 順序頁讀取成本
        random_page_cost = 4.0   # 隨機頁讀取成本 
        cpu_tuple_cost = 0.01    # 處理每行的CPU成本
        cpu_index_tuple_cost = 0.005  # 索引掃描的CPU成本
        cpu_operator_cost = 0.0025   # 操作符執行的CPU成本
        

      成本值以啟動成本..總成本的形式呈現。啟動成本是該操作返回第一行前需要的工作量,總成本是返回所有行的總工作量。

      索引使用的決策邏輯

      考慮這個表和查詢:

      CREATE TABLE t (
          id serial PRIMARY KEY,
          some_column integer,
          something text
      );
      CREATE INDEX q ON t(some_column);
      
      EXPLAIN SELECT * FROM t WHERE some_column = 123;
      

      PostgreSQL會根據統計信息決定是否使用索引:

      • 對于小表(如只有幾行),順序掃描通常更快
      • 對于大表且匹配行很少的情況,索引掃描更優
      • 對于大表且匹配行很多的情況,索引掃描反而更慢

      執行計劃的三種形態

      讓我們觀察同一個查詢在不同設置下的執行計劃變化:

      1.默認情況(使用索引掃描)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 WHERE id = 50;
      
                                    QUERY PLAN                               
      -----------------------------------------------------------------------
       INDEX Scan USING test_pkey ON test  (cost=0.28..8.29 ROWS=1 width=36)
      

      2.禁用索引掃描(使用位圖掃描)

      SET enable_indexscan = false;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 WHERE id = 50;
      
                                     QUERY PLAN                               
      ------------------------------------------------------------------------
       Bitmap Heap Scan ON test  (cost=4.28..8.30 ROWS=1 width=13)
         ->  Bitmap INDEX Scan ON test_pkey  (cost=0.00..4.28 ROWS=1 width=0)
      

      3. 禁用所有索引相關掃描(退化為順序掃描)

      SET enable_bitmapscan = false;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 WHERE id = 50;
      
                            QUERY PLAN                      
      ------------------------------------------------------
       Seq Scan ON test  (cost=0.00..18.50 ROWS=1 width=13)
      

      比較這三種情況的成本估算,可以清楚地看到為什么PostgreSQL默認選擇索引掃描——它的總成本最低(8.29)。

      實際執行分析

      EXPLAIN ANALYZE會實際執行查詢并提供真實數據:

      EXPLAIN ANALYZE SELECT * FROM t LIMIT 100;
      
                                                        QUERY PLAN                                                  
      --------------------------------------------------------------------------------------------------------------
       LIMIT  (cost=0.00..9.33 ROWS=100 width=608) (actual TIME=0.008..0.152 ROWS=100 loops=1)
         ->  Seq Scan ON t  (cost=0.00..93333.86 ROWS=999986 width=608) (actual TIME=0.007..0.133 ROWS=100 loops=1)
       Total runtime: 0.181 ms
      

      這里新增了四組實際數據:

      1. actual time:實際執行時間(啟動..完成)
      2. rows:實際返回行數
      3. loops:該操作被執行次數
      4. Total runtime:查詢總耗時

      執行計劃中的關鍵陷阱

      1. 多次循環執行:某些操作可能被執行多次,導致總時間遠超單次執行時間
      2. 行數估算錯誤:統計信息不準確會導致糟糕的計劃選擇
      3. 函數執行特性:某些函數(如PL/pgSQL函數)必須完全執行才能返回結果

      總結與展望

      理解EXPLAIN輸出是優化PostgreSQL查詢的基礎。本文涵蓋了:

      • 執行計劃的基本結構
      • 成本估算的含義
      • 索引使用決策邏輯
      • 實際執行數據的解讀

      在后續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

      1. 各種執行操作(連接、排序等)的工作原理
      2. PostgreSQL統計系統的工作機制
      3. 高級執行計劃分析技巧

      掌握這些知識將幫助你有效診斷和解決查詢性能問題。
      關注以下公眾號,獲取更多PG技術文章。

      posted on 2025-05-17 13:42  jl1771  閱讀(113)  評論(0)    收藏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欧美成人精品手机在线| 福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人人做爽综合| 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青草|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观看18|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爱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激情动态图亚洲区域激情| 麻豆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岛国岛国免费v片在线观看|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来去|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八戒| 裸体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日韩av在线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免费无码午夜理论电影|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国产日韩精品免费二三氏|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无码a∨麻豆| 日日爽日日操|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中文字幕热热久久| 少妇人妻互换不带套|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我不卡|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人妻| 熟女精品色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日本japanese丰满白浆| 国产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亚洲av色在线播放一区| 濮阳县|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无码a区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