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測開,是學Java還是Python?

在軟件測試領域,測試開發(測開)是目前主流的求職方向。測開不僅需要掌握測試技能,還需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對于想入行測開的人來說,選擇學習Java還是Python是一個常見的困惑。
后臺每天都能收到粉絲類似的提問:“零基礎想轉測開,請問是先學 Java 還是 Python?”“公司要搭自動化框架,選哪種語言更靠譜?”
隨著Go語言越來越火,許多項目開發、測試基建也開始采用Go來實現,本文Go語言將不在討論范圍之內。
其實,到底該先學哪種語言,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測開語言的選擇從來不是 “非黑即白”,而是 “適配為王”。
Java 和 Python 在測開領域就像兩把不同的工具刀,一把鋒利耐用適合硬仗,一把輕巧靈活擅長速戰。接下來,本文將從多個維度為你分析,希望能幫你做出合適的選擇。
1、首先,從學習難度來說
Java的學習曲線入門門檻較高,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其面向對象編程、多線程、異常處理、JVM、垃圾回收等概念,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且開發效率相對較低、想寫個小腳本都要整一堆項目結構,對于初學者來說,可能會覺得有些枯燥和難度。
而Python語法簡單,上手快,易于理解和記憶,非常適合初學者入門。例如,讀寫一個相同的文件,Java可能需要十幾行代碼,而Python可能只需要兩行。對沒有編程基礎的人來說,Python 的 “友好度” 能幫你快速建立信心。
比如,用 Python 寫接口自動化測試,幾行代碼就能搞定請求發送和結果斷言:
import requests
def test_api_user():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api.example.com/users/1")
assert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assert "name" in response.json()
同樣的功能用 Java 實現,需要先配置依賴、定義類結構,代碼量會增加不少。51CTO 博客的技術實測顯示,Python 實現基礎測試功能的效率比 Java 高 3-5 倍。
更關鍵的是,Python 的生態幾乎覆蓋了測開的全場景:Pytest 做測試框架、Selenium 搞 Web 自動化、Appium 測移動端、Requests 調接口,這些工具的文檔和社區支持都極其完善。剛入行時用 Python 快速做出成果,遠比糾結 “哪種語言更高級” 重要。
因此,我給你的第一個建議:零基礎 / 剛入行的小白:閉眼選 Python!沒有之一

特別是:
- 剛轉行做測試開發
- 主要做Web/API自動化測試
- 團隊節奏快,需要快速出成果
2、再結合,行業應用/職業發展來看
如果,你打算進大廠/傳統企業,強烈建議學Java!特別是:
- 目標公司明確使用Java技術棧
- 要參與開發大型測試平臺
- 做銀行、電商等傳統行業測試
因為,在企業級應用中,Java占據了主導地位。許多大型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行業的后端系統都使用Java開發。
如果你所在的團隊主要使用Java進行開發,那么學習Java將有助于你更好地與研發團隊溝通和協作。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代碼邏輯,提高測試效率和質量。比如在 Dubbo 接口測試、企業級 SDK 驗證等場景,Java 能直接與開發技術棧對齊,溝通和集成成本更低。
掌握Java后,不僅可以從事測開工作,還可以向Java開發崗位轉型。Java開發的需求量一直較大,薪資水平也相對較高。此外,Java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使其在大型項目中具有優勢。
因此,我給你的第二個建議:有 Java 基礎 / 做企業級測試:深耕 Java + 補學 Python。

但建議同時補學 Python。很多資深測開都是 “主 Java + 副 Python” 的搭配:用 Java 搭建核心測試平臺,用 Python 寫日常的數據處理腳本、臨時測試工具,效率能翻倍。畢竟 Python 調用 Java、C++ 的庫都有成熟框架,而 Java 做跨語言調用則麻煩得多。
3、最后,圍繞特定場景需求:按業務目標選語言
- 大數據 / AI 測開:優先 Python。Python 在數據分析、AI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支持上,是目前的絕對王者。
- Android 測試 / 高并發服務:選 Java。Android 原生開發基于 Java,用 Java 做 App 自動化能避免跨語言兼容問題;且高并發場景下,Java 的執行效率和穩定性更有保障。
- Dubbo/RPC 協議測試:必須學 Java。國內主流的 Dubbo 框架基于 Java 開發,用 Java 做測試能深度適配底層邏輯,減少集成坑點。
4、跳出選擇陷阱:需搞清楚測開的競爭力是什么?
如果你是初學者,建議從Python入手。Python的易學性可以幫助你快速掌握編程基礎,建立起學習編程的信心。在學習Python的過程中,你可以逐步了解測試開發的基本概念和技能。當你對編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后,再學習Java將更加容易。
如果你已經有一定的編程基礎,或者你的目標是進入大型企業從事后端測試開發工作,那么Java是一個不錯的選擇。Java的穩定性和強大的生態系統將為你在測開領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但其實比 “選 Java 還是 Python” 更重要的,是理解測開的能力本質!語言只是工具,測試開發的核心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1. 先建 “T 型能力”,再談語言選擇
初級測開(1-2 年)應該先深耕一個專項,比如接口自動化或性能測試,形成 “T” 型能力的縱向深度;再逐步擴展到 Linux、數據庫、中間件等相關知識,構建橫向廣度。
無論選哪種語言,都要配套掌握這些基礎技能:
- 測試理論:等價類、邊界值等用例設計方法
- 工程能力:CI/CD 集成、版本控制(Git)
- 域知識:了解被測系統的技術棧(如微服務架構)
最近測試開發導航網站(https://testfather.cn/)新上架了一批面試題庫合集,既能實戰刷題練手感,又能當知識庫查考點,系統學習補充知識,幫你高效提升面試競爭力。

2. 跟緊團隊技術棧,比糾結語言更有用
優先選和研發團隊一致的語言。
如果開發用 Java 寫后端,你用 Java 做測試,能直接看懂研發代碼、參與代碼走查,甚至復用研發的工具類。反之,也是一樣。
3. 長期來看:最好 “兩者都要會”
資深測開基本都是 “多語言選手”—— 用 Java 保證大型平臺的穩定性,用 Python 提升日常工作效率。
甚至可以讓兩者 “強強結合”:比如用 Java 搭建核心測試平臺,遇到硬件數據采集這類 Java 不擅長的場景,就集成 Python 腳本,既保證了整體穩定性,又解決了特殊需求。
測試開發導航網站(https://testfather.cn/)近期新上架一批 2025 年最新學習路線,覆蓋 Java、Python、Go 三大主流編程語言,同時納入 AI 測試開發相關內容,為不同技術方向的學習者提供體系化學習指引。

最后,說到底,測開行業不缺 “會一種語言” 的人,缺的是 “能用合適的工具解決問題” 的人。與其在 Java 和 Python 之間糾結半年,不如選一個先動手寫第一行測試代碼,畢竟,真正的技術成長,永遠在實踐里,不在選擇里。
所以,與其糾結選哪個,不如先動手寫起來!等你真正開始做項目了,自然就知道該補什么了。
你現在在用哪種語言做測開?遇到過哪些語言選擇的坑?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