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項目總結?
每次項目排期時間緊張?項目發版時間總是一延再延?每個版本bug數量堆積成山?測試期間各種bug總是層出不窮?臨近上線發現嚴重bug?如果你總是被這些問題圍繞,那么項目總結執行迫在眉睫。那么如何進行項目總結呢?
一、思維模式
想做好一份項目總結,總結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結構化思維,對問題、數據進行結構分析,且能夠通過結構化思維表達出來。結構化思維具備以下四個特點:
Tips:
1) 問題比較多的時候,要進行抽象歸納,做到抓大放小,先解決當前版本最主要的問題
二、項目總結目的
對項目進行復盤,發現項目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找到根本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
提高項目質量,讓項目“健康”前行;
通過數據衡量當前版本的質量,對項目整體情況進行評估。
三.形成報告
明確了寫報告需要的思維和目的后,那么我們如何形成報告呢?報告形成步驟如下:
1. 明確項目分析維度
項目分析的維度不同,后期確定的指標也會不同。一般以項目總結的目的為基準方向,確定分析維度。分析維度可以從產品立項到發布每個階段作為分析維度,也可以按照項目中的角色為維度進行分析。以輸入法的項目總結為例,按照產品、開發、測試的測試角色為橫向維度進行分析,然后縱向深入分析每個維度的數據。
2. 指標抽取
我們在進行指標抽取的時候,會先根據項目分析維度形成一個指標集,如下圖。指標的選取方式有兩種方式:根據問題選取和固定通用指標。根據問題選指標是先收集項目中明確感知到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歸類(歸類分組思想),然后選取可以反映此問題的指標進行數據分析,一個問題可能對應多個指標。以輸入法為例,當前版本出現了10個工作日的延期,那么我們會針對這個問題抽取指標分析原因,但如果下個版本此問題不存在時,則指標取消。當然,如果目前的指標集不能反映當前問題,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擴充指標集。固定通用指標是指業界認可的一些評定標準,如開發代碼千行代碼bug率;或者對于項目中人員關注的指標信息我們也會將這類指標抽取出來作為通用指標,如線上遺留問題原因等。如下圖是某項目總結中的指標集。
Tips:
- 制定的指標可以通過定量的數據衡量;
- 制定的指標要項目組三方認知達成一致,且三方都認可。
3. 數據分析
在第二步中選取指標后,我們就要根據指標進行數據分析。在數據分析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異常數據,對于異常數據我們要進行深入分析,直到找到問題的根本,數據的分析才算到位。
Tips:
- 通用指標的數據分析時,一般不少于三個版本的數據對比,因為兩個版本的數據對比可能存在版本偶然性,三個版本的數據趨勢會更明顯一些;
- 數據分析時可以使用Excel的一些方便功能,提高效率,如透視表、宏等。
4. 暴露(驗證)問題
數據會誠實的反映項目實際情況。通過數據分析的結果,我們會驗證在指標選取環節收集的問題是否真實存在,如存在則此問題分析會出現在項目總結報告中。在數據分析時同時也可能會暴露出一些我們沒有明顯感知到的問題,這類問題也會出現在項目總結報告中。
5. 提出解決方案
暴露問題不是最終目的,解決問題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以當發現問題的時候,我們要找存在問題的相關人員,讓其針對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問題和解決方案都有了的時候,報告內容已完成,剩下的就是排版的問題。報告排版時一定要注意關鍵的信息放到最前面(遵循結論先行)。在進行分段時一定要注意以上統下,中心句思想可以概括表達下方層級的內容。在結論中如果涉及到層級關系時,要注意邏輯遞進,便于理解。比如說老總、經理、職員這三個職位排列時要按照職位的重要程度進行從上到下的排列。
Tips:
結論的排列順序遵循先揚后抑:結論內容是正向的放在前面,結論內容是負向時放在后面;
結論中必須有觀點,且觀點有數據支撐,表達方式為:結論→理由→支撐理由的事實和依據;
結論中的內容是正向的文字顏色可以標為綠色,內容是負向的文字顏色可以標為紅色。
6. 方案落地執行
這部分內容其實是報告發布之后,對報告中的解決方案進行跟蹤落實,讓我們做的事情有始有終,形成一個閉環。
寫在最后
好的項目總結都是相似的:結構清晰、重點突出、觀點明確且有數據支撐,便于快速獲取關鍵信息。
如果大家有其他好的見解歡迎留言討論,愿大家都可以寫出一份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好的項目總結。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