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職場-三人行,必有我師
程序員大部分是年輕人,加上有些人書生習氣,天生就是清風傲骨,目空一切,盛氣凌人,自認為天下之大,無一人能當吾師。這種自信是年
輕人的一種優點,這種不畏權威的張揚個性也必然在 我們年輕人的職業生涯中起到好的作用。但自信過渡就等于自負, 張揚過分也成了放蕩,不信,看看下面這位小A。
小A畢業于國內非常著名的一所大學,畢業后來到一家大型IT企業從事程序開發工作。開始的時候,小A聰明好學,勤勞肯干,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評,可很快大家就發現小A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特愛和人較真,說起事情來吧,他總會談古論今,大道理一堆一堆的,當其他人說出自己的不同的觀點的時候,他又像是如臨大敵一般,非要將對方說服不可。如果是技術討論上堅持原則也就罷了,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公司著想么,表現自己能力也是天經地義 的事情,可小A偏偏連生活中的瑣事也和人爭來爭去,比如哪個飯店的飯好吃,平時上班應該穿什么衣服,他總是見解獨特,一談論起來,那非得將所有人都說服和他認同他的觀點不可。有的時候,遇到年輕一點的同事,為一些小事,經常辯論的臉紅脖子粗的。老員工一般不和年輕人計較,一般說說便一邊工作去了,小A自己在那滔滔不絕闡述他的論點論據一番后,發現沒人理他,也只好偃旗息鼓。久而久之,公司的人都知道小A是一個能言善辯之士,碰到這樣的角色,哪個人肯主動上前碰一鼻子灰呢。所以就很少有人和小A討論問題了,遇到一些討論,凡是小A說的,大家都點頭,"是,是,是","你說的真對",此類云云,而此時小A感覺大家真的都被他說服了,自己云里霧里的美的屁顛屁顛,不知怎么好了都。可大家在心里面和他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了,遇到難題,情愿去讓比小A水平次的同事幫忙解決。時間這么一長呀,小A也隱約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孤立,不過小A是一個知錯就改,并且勇于改變自己的人,他很快便找到了自己處于困境的癥結所在,從此之后,他經常在會上請教老程序員一些技術問題,甚至有時還拿出技術方案和新來的畢業生進行討論,慢慢的,當別人說話的時候,小A也學會聆聽,聆聽的時候,他會專注的看著對方的眼睛,并且適時地點頭示意表示贊同。等對方說完之后,小A會習慣性的很誠懇地和對方說:"很不錯,你的xxx的觀點我深表贊同",即使有對方一些不足之處,小A總是這樣說"您的想法很好,我深受啟發,不過要是補充上xxx,這方案(事情)就更完美了"。又經歷了很長時間 ,大家重新建立了對小A的信任,大家很愿意和他溝通,小A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提高的也很快,由于出色的工作業績,很快就得到了職位和薪資上的提升。
也許故事里面的小A是被渲染了的人物,但現實中,還真的存在這種類型的人的,他們一般很出色,但卻不能聽取別人一點點建議,他們總是生活在主觀的世界中,這些人共同的特征包括,他們經常說"我覺得應該怎么怎么樣",經常說:"等等,您聽我說",他們經常迫不及待的打斷別人的話,而滔滔不絕的表述自己的觀點。當對方在講述完畢之后,他們也會不加思索的說" 不,不是這樣,事情本來就應該是xxx樣的"。也許他們在表述自己觀點的時候,完全處于真心,他從內心深處真的希望別人能理解他偉大而深邃的見解,但事情的結局往往適得其反,人們會像逃避狗屎一樣逃避他們,避免和他們的爭論不休,避免和他們發生毫無疑義的口舌大戰。他們的處境很快的就會變得尷尬,沒有人喜歡做他們的朋友,沒有人聆聽他們的高談闊論,他們很快就變得寂寞起來,由于缺少必要的溝通,他們原本聰明的大腦和不錯的工作表現很快就大打折扣。這時候,就應該和小A一樣要抓緊時間做自我調整,我個人的建議是:
- 一定要學會聆聽,不管對方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給別人尊重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 一定要尊重身邊每一個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再笨的人都有超越自己之處,看到別人的優點,忘記別人的不足,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學習者,記住三人行,必有我師
出處:http://jillzhang.cnblogs.com/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博客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三人行,必有我師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