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程序員很抗拒使用AI?
最近幾年,AI編程工具火得一塌糊涂,什么“一句話生成APP”、“零基礎三天做出電商平臺”的宣傳鋪天蓋地。很多外行看了都激動,覺得程序員這行馬上要被取代了。可你要是真去問問一線寫代碼的程序員,不少人反而一臉冷漠,甚至有點抵觸。這是為啥?難道他們真的害怕被AI搶飯碗?
其實真不是這么回事。
大多數程序員并不討厭AI工具本身。相反,很多人早就開始用上了,比如從早期就開始試用的代碼補全工具,現在寫代碼時動不動就“Tab”一下,讓AI幫忙補個函數、寫個測試,效率確實能提不少。他們反感的,不是技術,而是圍繞AI刮起來的那股“妖風”。
先說最讓程序員心累的一點:外行瞎指揮。很多不懂技術的老板,看了幾個AI宣傳視頻,就開始做美夢了。他們覺得:“以前招個程序員要花一萬塊,現在有了AI,找個會點電腦的,五千塊不就夠了?”更離譜的是,直接甩過來一個視頻說:“你看人家幾句話就做出個系統,你也給我整一個?!?這時候,有脾氣的程序員就直接懟回去了:“你要覺得這么簡單,你自己上,做出來教教我?!?結果呢?從來沒人真能靠幾輪對話就做出有商業價值的產品。這種被外行指手畫腳的感覺,誰受得了?
還有就是,現在冒出一堆“AI編程大師”,自己代碼沒寫幾行,論文沒看過一篇,靠AI做了個玩具項目,就開始到處“布道”,教別人怎么用AI搞開發。在真正寫過多年代碼的人眼里,這些人就像拿著幾個開源框架拼拼湊湊就自稱“架構師”的商人一樣,讓人覺得又滑稽又反胃。你說你真行,那你拿市場認可的作品出來???光靠嘴吹,誰不會?AI工具導航:https://www.uonce.com/ai
另外,程序員們也清楚地知道:現在的AI,遠沒宣傳的那么神。它寫代碼就像帶個剛畢業的實習生——思路有,但不靠譜。你讓它寫段代碼,它可能寫得頭頭是道,看著挺像那么回事,可一跑起來,不是少個依賴就是邏輯錯亂。最后還得你一行行去查,改錯的成本可能比自己寫還高。尤其是那種業務復雜、邏輯糾纏的“屎山代碼”,AI根本理不清,人看著都頭疼,更別說讓它重構了。所以有經驗的開發者會說:AI其實是個“代碼質量檢測器”——你代碼寫得越模塊化、越清晰,AI越容易理解和生成;反之,爛代碼連AI都救不了。
更深層的擔憂,是行業生態的扭曲和知識的斷層。現在AI讓寫簡單CRUD(增刪改查)的功能確實快,但這類工作早就有MyBatis-Plus這類工具能自動生成了,AI并沒帶來質的飛躍。可問題是,當所有人都迷信AI能“一鍵生成”時,新人可能連基礎的數據結構、內存管理都不學了,全靠提示詞過日子。長此以往,等這一代踏實練基本功的程序員退了,下一代高手從哪兒來?就像有人調侃的:以后不是AI變聰明了,而是人類變笨了。
當然,也有懂技術的老板,他們不會想著“用AI完全取代程序員”,而是問:“能不能用AI優化某個環節,節省15%的時間?” 這種對話才讓人舒服,也才真正發揮AI作為“工具”的價值——它是來幫忙的,不是來砸場子的。
所以歸根結底,程序員不抗拒AI,他們抗拒的是被誤解、被替代的焦慮,是浮夸宣傳帶來的行業泡沫,是外行對技術的輕視。他們歡迎能提升效率的好工具,但絕不接受“不懂代碼的人靠AI就能吊打專業程序員”這種荒謬敘事。
說白了,AI是個好幫手,但別把它當神仙。寫代碼這事兒,最終還得靠人——有經驗、有判斷、有責任心的人。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