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高斯:近代數學之父、磁場單位,微分之父、幾何學之父、測量之父、地圖之父。
數學表示具有再現性和客觀性,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
牛頓: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學數學:要通過解決數學問題,鍛煉“思考體力”。
思考體力:①自我驅動力 ②多段思考力 ③質疑力 ④大局力 ⑤場合分辨力 ⑥躍升力。
即使到了AI可以替代人類工作的時代,我們人類也應該鍛煉自己的思考體力。
邏輯:數學、語文底層是相通的;心算和數學不算是一回事。
數學三個領域:代數、幾何、函數
初中數學中的思考方法:
把“不知”設為未知數,然后尋找未知數與已知數之間的關系和規則,這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思維方式。
二次方程式: ax2+bx+c=0
二次方程式又是初中數學中最強的大boss。如果把這個大boss打敗了,初中數學基本上就可以通關了
二、二次方程式(初中數學的大boss)?
ax2+bx+c=0
1. 負數的減法
減去一個負數,如1-(-1),可以把它變成加法1+1。
2. 打敗二次方程的利器
- 負數乘法:負x負=正,負x正=負;
- 平方根
3.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4. 定理:
- 任何數乘以1都得它本身;
- 任何數乘以0都得0;
- 負數x負數 = 正數
- 負數x正數 = 負數
5. 移項:把等號一側的數字或整式,移動到等號另一側的時候,要改變運算符號。
6. 解一元二次方程
-
平方根法
像 x2=ɑ 這種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式,可以用平方根法來解。
-
分解因式法:
拿一元二次方程式 x2+bx+c=0 來舉例。如果有兩個數相乘得b、相加得c的話,那么x2+ɑx+b=0 就可以分解因式
- 先看零次項,舉出所有零次項的約數組合;
- 從列出的約數組合中尋找,有沒有哪組數相加等于一次項的系數。
-
配平方法
-
記公式
三、二次函數?
-
方程式與函數的區別
- 方程式→在特定條件下,求x(未知數)的值。
- 函數→表示關系本身(在指定了條件的情況下,就變成了方程式)。
-
函數的斜率,在高中就叫作“微分系數(導數)”
-
圖像:一次函數圖像是直線,二次函數圖像是曲線。
-
二次函數的解法
ax2+bx+c=0
-
a決定開口方向。
- a > 0 ,拋物線開口朝上(正U形);
- a < 0 ,拋物線開口朝下(倒U形)。
- 我們只看曲線的右半部分,如果a是正數,這部分就是不斷上升的;如果a是負數,這部分就是不斷下降的。
-
參數c決定函數曲線上下的位置。
-
參數b決定左右移動二次函數的左右移動
- 一元二次方程為什么有兩個解?
除了頂點外,每個一元二次方程的y值都對應兩個解,比如$y = 4$就是一條平行于x軸的直線,它與拋物線有兩個交點,所以有兩個解。
- 反比例
反比例函數的曲線,想與x軸和y軸相交,但永遠不能相交,只能無限接近。
四、幾何--三角形?
點→線→面
1. 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的平方等于兩個直角邊的平方之和。
a2 + b2 = c2
證明:
- 讓四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接
- 大四邊形:四條邊都是a + b ,且四個角都是直角;
- 小四邊形:四條邊都是c,那么四個角是直角嗎?
三角形內角和180,所以 ∠A+∠B+∠C=180°,已知∠A=90°,推出∠B+∠C=90° 平角是180°,所以∠B+∠C+∠x=180 °,推出 ∠x=90 ° 綜上,可以得出 大四邊形和小四邊形都是正方形。
- 大正方形的面積 = 4*直角三角形面積+小正方形面積
(a+b)2=4x(ab/2)+c2
a2+b2+2ab=2ab+c2
最終得出:a2+b2=c2
2. 內錯角、同位角、對頂角
兩條相交直線構成的角,相對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且角的大小相同。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小竅門:學習幾何就要學會畫輔助線,比如延長線、平行線、垂線等 先找內錯角,再找同位角,最后找對頂角。這樣一來,不管是多難的圖形題,你都能找到靈感。
3. 圖形相似
兩個圖形放大或者縮小到同樣的大小,是完全相同的圖形,這兩個圖形就是相似關系。
垂線:從直角頂點作一條與斜邊垂直的線
圖中的小三角形①②都和大直角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條件:
- 三個內角的度數都分別相等。
- 相對應的三條邊的比例一樣。
- 相對應的兩條邊的比例一樣,且這兩條邊的夾角的度數相等。
根據相似三角形證明勾股定理:
4. 關于輔助線
“不管有沒有用,先把輔助線畫出來再說!”這種不怕失敗的挑戰精神,是解決圖形問題的關鍵。
〈輔助線的畫法〉:① 垂線② 線段長度平分線③ 角平分線④ 平行線
5. 圓周角
內接三角形:3個頂點都在圓上。
圓周角定理
①以圓心為頂點形成的角,其度數是∠A的2倍。
②圓的內接四邊形,相對的兩角的度數之和一定等于180度。
證明: ∠1=2∠A,∠2=2∠D ∠1+∠2=360 °=>2(∠A+∠D)=360 °=> ∠A+∠D=180 °
③圓的內接三角形,如果有一條邊穿過圓心,那么這個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④圓的內接四邊形,相對的兩個角的度數之和一定等于90度。
6. 圓冪定理
兩個頂點在圓周上、一個頂點在圓外的三角形,和由其兩邊與圓的交點、圓外頂點所組成的小三角形相似。
△ADE和△ABC相似
證明: ∠ADE=180 ° -∠BDE=180 °-(180 °- ∠C)= ∠C, 而且兩個三角形公用 ∠A,所以三個角度數都相等,△ADE和△ABC相似。
更多文章查看:敬YES | http://www.jyes.top/
作者:陳敬(公眾號:敬YES)
出處:http://www.rzrgm.cn/janes/
博客文章僅供交流學習,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