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打印系統的一些匯總--商業合同方面
自從我開辦軟件公司以來,一直有人質疑:你的公司這么小,如何和大的軟件公司競爭呢?
我的回答一貫是:大公司與小公司的細分市場是不同的,兩者不是完全競爭關系。這個說法一直有人不相信。
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一個商品,一旦確定了功能、價格,它面向的市場,就基本確定了。舉例來說,可口可樂,零售市場價格為2-5元一小罐。這個價格一旦確定,它面向的市場就定了:日常家用、低端市場。如果可口可樂公司硬要把這個2-5元一小罐的可口可樂,拿去競爭高端市場,比如國宴、高端商務餐飲,與茅臺、高端紅葡萄酒競爭,那基本上是白費功夫。
想做一款產品,高端、中端、低端通吃,基本不可能。這與公司大小無關。大公司也有做小產品的,飛利浦公司也做電燈泡的。即使這樣,飛利浦的電燈泡也不是靠低價去競爭的。它有它的細分市場目標。
具體放在軟件行業,有軟件產品生產與銷售、軟件項目定制開發服務兩大類。而在軟件項目定制開發服務這個分類里,大致可分為大型軟件項目、中型軟件項目、小型軟件項目。而大型軟件項目,一般由大的軟件公司,面向大的客戶公司,進行定制化開發。軟件系統上線后,這個大的軟件公司,往往以各種辦法,嘗試逐步退出后期的系統維護(系統維護一般有問題調查及更正,小的軟件功能改進)。這其中的理由也很明顯。大公司的分工往往更細化,負責項目管理的,只做項目管理;負責系統架構設計的,只做架構設計;負責開發的,只做開發;負責測試的,只做測試。如果有個大型項目的維護階段,一個小改動,可能也就需要一個人四五天的工作,但對于大公司來說,至少需要派出:項目經理1人、架構設計1人、開發1人、測試1人,有的公司更需要加人:開發小組長1人、測試小組長1人。另外,從商務操作層面,還需要派乙方銷售人員與甲方客戶采購部門進行談價,乙方銷售人員內部也需要向乙方項目經理詢問項目工作量評估,乙方項目經理向開發小組長要工作量評估...,直至后續開發票、收款,整體加起來,人天不少,報價不會少。且,人員操作層面,也很費勁。把這么多人,安排到這一個四五人天的小項目中,需要人來調度。人員調度的目的,是盡量提高人員使用效率,避免大量人員空置。而人員空置會導致公司虧損,公司虧損則難以長期維持,結果是走向倒閉。
但對于小軟件公司來說,以上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小軟件公司,一般公司創始人中,至少有一個是技術出身的,可同時擔任乙方項目經理、乙方架構設計,甚至是同時兼任乙方銷售。小公司的開發人員,一般也可同時兼任測試。只要把計劃安排好,安排某人前三天做開發,后兩天做測試,完全可行。(如果計劃上不分清開發與測試兩個階段,實際上,開發人員往往會省掉測試、或少做測試,這是我們的經驗)
我以前也在大公司里工作,上司曾經對我們說過,小項目要盡量推辭掉。在他這個層面,每個月跟進兩個大項目,比同時跟進十來個小項目還要來回頻繁調撥人力,要省事得多。如果從營業額、利潤方面,兩個大項目與十來個小項目接近,那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去操作小項目呢?小項目要盡量推辭掉!
這個生產打印系統,也是如此。一個著名的跨國大軟件公司,完成項目,直至系統上線,投入使用。后續小改動,他們一開始還努力進行,后來就不行了。直接拖,一直說“很快就調人過來”,一個很小改動,乙方大軟件公司可以推三四個月,還是一個人都調不過來。氣得客戶直罵娘。
我們公司也是在此時,逐步切入。一開始改一些重要性小的模塊,后來逐步接管其它重要模塊,直至接管整個項目。
大公司的商務流程,包括采購、評估供應商、交付驗收、付款等等,都很長。軟件行業,因為主要費用是人工,一旦開發投入了人力,到項目結束后才收款,風險其實極大。比較好的操作流程是,項目啟動時,甲方預防一筆預付款;項目結束時,甲方付掉大部分項目費用;過了維保期,再付尾款。這樣可以同時兼顧甲方客戶、乙方軟件公司的利益與風險。
但對于小金額的項目來說,甲方往往不樂意進行三次付款。因為那樣,甲方也麻煩。最后往往是項目驗收時,一次性付款,不留尾款。維保期由乙方軟件公司,憑著職責,進行售后服務。對于甲方來說,雖然有點風險,也在可控范圍里:即使乙方不售后服務,無非是后續系統出問題,多費點人力與時間。最不濟,另請一個乙方軟件公司,從頭再開發一個新軟件,費用也不是大問題。畢竟是小項目。小項目就算重復開發兩次,無非是相關負責人臉上不好看,但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可以說是前一個乙方軟件公司太不靠譜、或不負責。甲方更高層領導也不會太在意。
當然,我們之所以同意項目驗收時一次性付款,也是基于甲方的付款信譽度極好。一旦合同簽訂,合同結束后肯定會驗收,那怕有些許小問題。且此客戶,一旦驗收,肯定是百分之百付款,無扣款。甲方是一個合資公司,操作比較規范。比國內很多你防我、我防你的商業合同,簡單了很多。作為比較,我們曾經與一個上海私營企業,規模也算是很大的了,合作一個小的軟件項目,兩三萬的金額,光合同條款文字,來回修改,折騰了半個月,不得結果。最后乙方上層干預,緊急通過合同條款爭論,才開始簽署合同。整個過程極其費勁。
信用與信任,是商業合作的基礎。突然想起了網上看到的某篇文章:電腦城繁榮的時候,憑某人的名字,可以無借條先拿貨若干。利與弊?有利的成分更多吧。
雖然近五年的生產打印系統支持,有很多酸甜苦辣。但也有很多各方面的積累。最后我們自開發出"折桂打印平臺系統",也是在此基礎之上,特別是了解了項目開發、軟件系統使用過程中的各類問題,才能做好軟件產品,這好像是微軟還是某人所倡導的。避免了閉門造車的風險。很值得。
-------
生產打印系統的一些匯總的文章目錄:
1.概要:http://www.rzrgm.cn/jacklondon/p/zheguisoft_print_upload_platform.html
2.商業合同方面:http://www.rzrgm.cn/jacklondon/p/zheguisoft_print_upload_platform_commercial.html
3. 項目管理, 待續
4. 需求分析,待續
5. 技術架構,待續
6. 開發過程,待續
7. 安裝部署,待續
8. 日常運維,待續
...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