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反心理特征的研究
核心總結(jié):
-
在你內(nèi)心制造這種反心理作用的,是恐懼感。這種恐懼感從何而來?正是你內(nèi)心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完整的交易過程包含三個動作,買入、持有和賣出。在每個動作中,都會包含恐懼,因為每個動作都是不確定的。什么時候買,持有多久,什么時候賣。這三個問題都是不確定性引發(fā)的,那就只能從對不確定性的研究出發(fā),而不是從確定性角度看問題。
-
帶著不確定的心理買入,然后等待一個確認動作,這個確認動作取決于你的交易策略是什么。(少婦戰(zhàn)法,雙線戰(zhàn)法,B2戰(zhàn)法等等交易策略)
-
如果確認這個持有沒有問題,就繼續(xù)拿著,一直到賣出條件出現(xiàn)。賣出后,按道理股票應該下跌了,不然你為什么要賣掉。但沒有跌,又接著漲了,那就證明賣出這個不確定性的動作是錯誤的,沒有被確認,那就繼續(xù)買回來。如果賣出后真的下跌了,確定了賣出動作的不確定性,那就沒有問題了。這段可能很難懂,那就讀到懂為止。為什么賣了?因為當時內(nèi)心的恐懼,對這個票沒有信心,對持有的總倉位過高沒有信心,對它沒有上漲產(chǎn)生了懷疑,忘記了持有期的交易策略。
-
知易行難,且行且犯錯,犯錯請改正。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股票交易更傾向于藝術(shù),而非科學。所謂科學,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對確定性的研究和實踐。而交易的本質(zhì)是對不確定性的實驗。成功和失敗都是一種正常的結(jié)果,區(qū)別只在于事先的選擇不同。
很多人總在說做交易就是要做確定性的機會,這句話純屬扯淡。什么是確定性機會?市場千變?nèi)f化,一樣的基本面,一樣的圖形,一樣的市場背景,能走出完全相反的走勢。事先該如何界定哪個是確定性機會哪個不是呢?在中國宣揚抓確定性機會的投資人,要么是馬后炮,要么就是被自己賭博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四處可見的基本面拐點確定性、技術(shù)圖形確定性、內(nèi)幕消息確定性、估值修復或估值重估確定性,這些所有的確定性,在市場真正走勢面前,都顯得如此蒼茫無力。例子不勝枚舉,不再展開說。
我只想回到我要思考的領(lǐng)域,重點研究股票交易的不確定性。把不確定性吃透,就等于抓住了市場各種反心理特征的本質(zhì),因為人們長期養(yǎng)成的正常心理一定是建立在線性邏輯之上,而線性邏輯一定是基于對各種確定性的預期。市場交易恰恰相反,它是基于對一切不確定性的預期,也就是一連串非線性思維的集合,這就需要始終保持一種反心理狀態(tài),這和金剛經(jīng)里所說的“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非常相似。因為無法對不確定的事進行預判,判了也瞎盼,拋開數(shù)學意義,從交易勝率角度來考慮,49%與51%差別大嗎?
很多基于數(shù)學模型的量化交易,對數(shù)據(jù)回撤和各項評估指標非常看重。可是應用在實踐中成功的人鳳毛麟角,而持續(xù)成功的人,在哪里?西蒙斯的成功實際上和巴菲特的成功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那就是基于美國長期的牛市和規(guī)范的交易規(guī)則。放在大A股,指數(shù)過山車,個股過山車,政策說變就變,內(nèi)幕交易橫行,徐翔式英雄就是這種市場背景的最好代表,而其取得成功的手段大家也都知道了。以我做量化交易這么多年的經(jīng)驗來看,對確定性的研究意義要遠遠小于對不確定性的研究意義。
舉例來說,你判斷這個票大概率要漲,和大概率要跌,都是對確定性的研究,只有走勢真的走出來,你才能知道結(jié)果,事先30%或70%的概率沒有意義?你判斷華誼兄弟上漲概率是80%,買進去,結(jié)果就是那小概率的下跌可能讓你趕上了,直接虧損20%,就這樣真實發(fā)生了,你拿事先的大概率判斷一點兒辦法也沒有。另一個上漲概率只有15%的票,直接漲10%,這很正常啊。因為在市場中,無論是對個股概率的判斷,還是對市場整體的,具體到未來走勢中,概率都是一樣的。市場環(huán)境好的時候,上漲波段,再差的票也會漲。下跌波段,再好的票也會跌。即使是更加定性到60%的概率未來三天會上漲5%,下一秒的事情都無法判斷,更別說三天之后的事情,這里面各種變數(shù)又出現(xiàn)了無窮的變化,各種因子之間相互又博弈了三個交易日,理論上每一秒的實時概率都不同。這就是為什么科學從沒戰(zhàn)勝過市場的原因。長期資本公司的例子我已不想再說了。
不過,在量化交易里也有一個特例,就是基于利用交易所各種通道之間響應速度的快慢來賺取差價的高頻交易確實是一種確定性的賺錢機會。但這已超出對市場交易的研究范疇,這是對交易規(guī)則的利用。如果哪天交易規(guī)則變了,這種盈利模式瞬間消失。
所以,以后再聽到一切對交易確定性大談特談的言論,都要一笑了之,真要是能有確定性機會,哪怕只有一次,富可敵國。
從對不確定性的研究角度來說,買入之前,你無法判斷這個票是漲還是跌,你能做的就是先買進去,然后看看會發(fā)生什么。記住這句話,這是革命性的思維。
對于交易來說,最難的部分是你要面對各種反心理作用,這種作用會使交易動作變形,這種作用來自于你的內(nèi)心,在你內(nèi)心制造這種反心理作用的,是恐懼感。這種恐懼感從何而來?正是你內(nèi)心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為它不是線性的,因為你無法掌握它的運行邏輯,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于是就產(chǎn)生了如此令人疲憊的“反心理壓力循環(huán)”,即:你不確定會發(fā)生什么,于是產(chǎn)生恐懼,好的壞的胡思亂想,這種恐懼使你不敢按照事先計劃執(zhí)行,沒有執(zhí)行就沒有任何結(jié)果,不確定的還是不確定的,如此反復,使內(nèi)心愈發(fā)不確定,從而一事無成。特別是如果因為你沒有任何動作,而踏空了一次交易,這種感覺更加使你雪上加霜,郁悶不已。
完整的交易過程包含三個動作,買入、持有和賣出。在每個動作中,都會包含恐懼,因為每個動作都是不確定的。什么時候買,持有多久,什么時候賣。這三個問題都是不確定性引發(fā)的,那就只能從對不確定性的研究出發(fā),而不是從確定性角度看問題。試想,如果從確定性角度思考,這三個動作應該非常容易完成,根本不存在任何難度,因為你買入時就是你認為大概率能漲的那個價位(暫時只討論做多),持有時你也是應該有時空預期的,賣出時也是應該是有依據(jù)的。這看起來就像是平時我們每個人做交易的樣子。但實際上,有多少人因此而獲利呢?這是每個人在設(shè)定交易思路前最需要思考清楚的問題,也是在犯了反心理錯誤后,最應該反思的地方。
我們可以更加大膽的假設(shè),在每個人都不清楚這個股票未來是漲是跌的情況下,在哪個價位買入和賣出應該都是沒問題的,持有時間也應該是不確定的。因為買進去后,就由不得你做主了,而是市場做主,換句話說你把小命兒交給了別人。這個時候你應該怎么做?那就是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你需要的是不斷去確定這些不確定性。買入后,確認這個買入是否正確。持有時,確認這個持有是否正確。賣出后,確認這個賣出是否正確。這樣思考最大的好處就是解決了內(nèi)心恐懼問題。
當我們從確定性角度執(zhí)行交易時,隨著股票走勢的變化,內(nèi)心是由確定向不確定轉(zhuǎn)化的,你認為應該漲,可是沒有,于是你開始懷疑,開始害怕,開始胡思亂想,開始坐不住了。這就相當于你從一個光明的地方走向黑暗,很容易產(chǎn)生各種莫名的恐懼,導致內(nèi)心壓力不斷加大,從而一步一步走向失控,這就進入了反心理作用的怪圈。如果你一開始就是從不確定性角度思考的,你買入時就認識到賺錢、不賺錢、虧錢的概率都是33.3333%,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只剩讓走勢來確認你想要的結(jié)果了。相當于你永遠都是從黑暗走向光明,一步一個腳印,很扎實,很可靠,不容懷疑,這個過程,心理哪還會有什么恐懼,相當于以最小的力量直戳反心理作用的內(nèi)核,完成這反制一擊,成功到達自由的彼岸。對這個道理更加深入的闡釋是,當你買入一個票后,你不知道它未來是漲是跌,但你知道你要什么。做空的話,你要的是跌,做多的話,你要的是漲。可無論你要什么結(jié)果,這個結(jié)果發(fā)生的概率都是33.3333%,你無法確定哪個結(jié)果先來。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期貨可以做多做空賺錢,看起來多了另一種選擇,看空一個品種你就去賭它下跌。實際上虧錢的速度反而加快了。就是因為大家都帶著確定性的思維去做多做空,但實際上每一次開倉的三個結(jié)果,都是隨機的,都是不確定性的,而你要做的只能是等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沒來,你就會恐懼和失望,最后動作變形、失控,氣的要死。就好比如果哪天A股可以無條件做空了,你去抓個確定性的跌停我看看,一樣很難的。
所以,整理一下我們的邏輯,選股定式可以有各種各樣,理論上不用選,隨便買,都可以獲得你想要的結(jié)果,只是哪個先來的問題而已。以做多股票為例,你帶著不確定的心理買入,然后等待一個確認動作,這個確認動作取決于你的交易策略是什么,比如大陽線追入后,第二天不能出現(xiàn)3/4量陰線,如果沒出來,就確認了這個買入的不確定性變成了確定性。然后持有,持有期間根據(jù)風控策略,看看是否出現(xiàn)了不能再繼續(xù)持有的結(jié)果,如果不能確認這個持有是你想要的繼續(xù)上漲的話,那就該賣出了。如果確認這個持有沒有問題,就繼續(xù)拿著,一直到賣出條件出現(xiàn)。賣出后,按道理股票應該下跌了,不然你為什么要賣掉。但沒有跌,又接著漲了,那就證明賣出這個不確定性的動作是錯誤的,沒有被確認,那就繼續(xù)買回來。如果賣出后真的下跌了,確定了賣出動作的不確定性,那就沒有問題了。這段可能很難懂,那就讀到懂為止。
我想分析一個這兩天在交易上出現(xiàn)了兩次嚴重的反心理錯誤。第一個票是杭氧股份,2017年11月3日選出后,次日早晨買入。收盤后不是3/4量陰線,確認了買入的不確定性,可以轉(zhuǎn)化為持有了。7日縮量震蕩走勢,收盤后沒有問題,確認了這個持有的不確定性符合我們要的結(jié)果,應該繼續(xù)持有。但我在盤中崇高的時候居然給賣了。為什么賣了?因為當時內(nèi)心的恐懼,對這個票沒有信心,對持有的總倉位過高沒有信心,對它沒有上漲產(chǎn)生了懷疑,忘記了持有期的交易策略。賣出后股價回落,當時感受良好。特別是8日早盤更是直接莫名低開4個點,當時很開心,但是收盤一看居然漲停了,當天振幅居然達到15%,今天9號盤中繼續(xù)沖擊了漲停。我卻錯失了至少20%的利潤。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出現(xiàn)日線上的賣出信號,我卻早已不再。


杭氧股份波段走勢
另一個票是環(huán)旭電子,這個票基本面很好,炒作題材是iphone X供應商,一樣也是11月3日選出,次日買入,收盤后不是3/4量陰線,確認了買入的不確定性,可以轉(zhuǎn)化為持有。后兩日收盤后都沒有任何問題,今天直接放量上攻,日線上非常完美,找不出任何毛病,但我已不在,昨天尾盤沖高時我就給賣了,還是因為對不確定性的恐懼。

環(huán)旭電子波段走勢
這兩個失敗的操作,都來自于莫名的恐懼。這種恐懼一方面源自外界,比如對整體持倉表現(xiàn)不理想的不確定,害怕凈值大幅回撤,比如對這個票盤中主力操縱變化的上頭,加強了不確定的恐懼,因為遲遲沒有確認這個不確定性,可是也沒有確認這個不確定性的錯誤啊,也就是說,我有66.67%的可能會取得想要的上漲結(jié)果啊,可我卻把這兩個票賣了。所以說反心理作用實在是太強大了,稍不留神就會被擊倒,然后整個人就不好了。
每當此時,除了重新認識一遍不確定性交易思想外,還要加深對自己交易策略的理解,從而做到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的無上交易境界。在此再明確一下買入、持有、賣出的交易策略。買入后,觀察當日是否出現(xiàn)3/4量陰線,如果出現(xiàn),第二天沖高日內(nèi)賣字走人。如果沒有,就繼續(xù)持有,持有期間如果再次放量,那么就要繼續(xù)觀察次日是否出現(xiàn)3/4量陰線,如果沒有就繼續(xù)持有,這個持有過程一定要等收盤價來確認走勢的不確定性是不是你想要的結(jié)果,一旦加速沖高,可以執(zhí)行減倉策略,也可以等待次日是否出現(xiàn)3/4量陰線來決定去留。就這么簡單。有一種特殊情況是放量陰線,首選操作是減倉。然后觀察次日完整走勢在進行是否清倉的操作。
這篇文章主要解決的如何反制反心理作用的問題,主要剖析了為什么要樹立不確定性的交易先導思維,同時明確了買入、持有、賣出三個不確定性的動作都需要被走勢確定是否沿著你要的方向發(fā)生。知易行難,且行且犯錯,犯錯請改正。
如果人們過度重視決策的直接結(jié)果而忽視后續(xù)和再后續(xù)的結(jié)果,他們就很難實現(xiàn)目標。這是因為直接結(jié)果和后續(xù)結(jié)果的值得追求性通常是相反的。直接結(jié)果經(jīng)常是誘惑,導致我們失去真正想要的東西,直接結(jié)果有時也是障礙。我們必須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頂住誘惑,克服可能妨礙自己實現(xiàn)目標的痛苦。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