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F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簡單易用的編程模型。用戶不用關心分布式應用的底層細節,僅僅通過定義一些ABC再設置一些特性(Attribute)就可以很方便的完成服務的開發與發布。但是當你在為你的服務類或方法添加一些諸如OperationContractAttribute與SeriveBehaviorAttribute等特性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WCF框架最終是如何處理他們的?為什么僅僅通過一些特性的設置,我們就可以控制服務實例的生命周期,可以實現安全,事務?這篇文章就是獻給那些想了解WCF框架在運行期究竟做了哪些工作的開發人員。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了解到WCF那么簡單的編程模型最終是如何發揮功效的以及如何在各個層面擴展WCF的功能以滿足特定的需求。
這篇文章用英語描述出于工作需要,敬請諒解。另外這篇文章要求您對WCF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