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學習筆記】第5章 項目范圍管理
一、規范管理的內涵
什么是項目范圍管理?
項目范圍管理:包括確保項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項目的各個過程。

項目范圍:為交付具有規定特性與功能的產品、服務或成果而必須完成的工作。

預測型:開始時定義可交付成果,過程中對所有范圍變化進行漸進管理(變更)。

敏捷型:整體范圍分解為一系列產品未完項,多輪迭代完成。每次迭代前開始時確定本輪范圍,每次迭代中,反復開展“收集需求-定義范圍-創建WBS”的流程。


二、規范范圍管理
規劃范圍管理是為記錄如何定義、確認和控制項目范圍及產品范圍,而創建范圍管理計劃的過程。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個項目期間對如何管理范圍提供指南和方向。 本過程僅開展一次或僅在項目的預定義點開展。

三、收集需求
















四、定義范圍
定義范圍是制定項目和產品詳細描述的過程。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描述產品、服務或成果的邊界和驗收標準。



五、創建WBS
創建工作分解結構(WBS)是把項目可交付成果和項目工作分解成較小、更易于管理的組件的過程。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為所要交付的內容提供架構,它僅開展一次或僅在項目的預定義點開展。





六、確認范圍
確認范圍是正式驗收已完成的項目可交付成果的過程。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驗收過程具有客觀性;同時通過確認每個可交付成果,來提高最終產品、服務或成果獲得驗收的可能性。本過程應根據需要在整個項目期間定期開展。





七、控制范圍
控制范圍是監督項目和產品的范圍狀態,管理范圍基準變更的過程。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個項目期間保持對范圍基準的維護,且需要在整個項目期間開展。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