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指針(二) 首地址----------指針
|
聲明:文中觀點僅代表個人,其中文字、圖片未經本人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所造成影響后后果自負!聯系本人方式:80368704@qq.com QQ:80368704
本節,我們要進一步深入到內存中去,了解一下關于內存具體工作的過程。
當我們的計算機啟動后,對于我們普通的用戶來說,首先在內存中必須有操作系統存在,比如我們的WINDOWS必須啟動,即進入內存,相應的顯示器上要處在WINDOWS的桌面狀態。這個過程通常不需要我們干預就完成了,最多需要你輸入個windows登錄密碼,而已. 其后,我們要編寫程序,編譯器(比如TC2或VC6)要被啟動,即進入內存中,相應的顯示器上要出現編譯器的界面。完成編譯器的啟動很簡單,要做的就是單擊或雙擊TC2或VC6的圖標,他們就進入內存了,哈! 而后,我們在編譯器中編寫程序A,將A編譯、鏈接成功。之后我們運行A。和WINDOWS與編譯器相同,A必須首先要進入內存,才能被運行。比如在TC2中,我們的運行A的操作就是CTRL+F9,A就進入內存,同時被運行了,這個過程對于我們普通用戶是很簡單的。 那么,有了上面的概念,讓我們進一步深入內存中,看看會發現些什么?我們發現,windows是在內存開始的一段區域中,接著是編譯器,編譯器后是我們編寫的程序代碼,而后是我們程序中定義的那些變量。 下面。我們舉一個實例來說明內存中WINDOWS系統、編譯器、程序及其變量的這種存放順序。為使描述簡單,在下面的描述中,我將WINDOWS和編譯器,簡單的就說成WINDOWS了!!! 在我們下面的一個簡化的實例中,假設,我們的內存有6023個單元格。而在系統正常啟動后,WINDOWS占用了0~4999的內存單元,我們自己編寫的程序代碼被運行時,被放在5000~5999中,而程序中的變量 i ,一維數組 a ,和2維數組b ,安排在代碼之后,分別在6000~6001,6002~6007和6008~6019中,具體程序代碼以及內存的整體示意,如下所示: ![]() |
作者:
RDIF
出處:
http://www.rzrgm.cn/huyong/
Email:
406590790@qq.com
QQ:
406590790
微信:
13005007127(同手機號)
框架官網:
http://www.guosisoft.com/
http://www.rdiframework.net/
框架其他博客:
http://blog.csdn.net/chinahuyong
http://www.rzrgm.cn/huyong
國思RDIF開發框架
,
給用戶和開發者最佳的.Net框架平臺方案,為企業快速構建跨平臺、企業級的應用提供強大支持。
關于作者:系統架構師、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DBA。專注于微軟平臺項目架構、管理和企業解決方案,多年項目開發與管理經驗,曾多次組織并開發多個大型項目,在面向對象、面向服務以及數據庫領域有一定的造詣。現主要從事基于
RDIF
框架的技術開發、咨詢工作,主要服務于金融、醫療衛生、鐵路、電信、物流、物聯網、制造、零售等行業。
如有問題或建議,請多多賜教!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CNBLOGS博客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如有問題,可以通過微信、郵箱、QQ等聯系我,非常感謝。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