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常用命令&本地部署打包
要查看特定容器的掛載設置,請執行以下命令:
docker inspect <容器ID或名稱>
進入 Docker 容器內部
使用 docker exec
這是推薦的方法,特別是當你想打開一個新的終端會話時。docker exec 可以在運行中的容器中執行命令。如果你想啟動一個交互式的 shell 會話,可以這樣做:
docker exec -it <容器ID或名稱> /bin/bash
或者,如果容器內使用的是 alpine 這樣的精簡 Linux 發行版,可能需要使用 sh 而不是 bash:
docker exec -it <容器ID或名稱> /bin/sh
- -i 選項保持標準輸入(STDIN)打開。
- -t 選項分配一個偽TTY終端。
重新啟動整個 Docker 容器
如果你需要完全停止并重新啟動 Docker 容器(例如當你改變了容器的環境變量、掛載點等外部設置時),你可以使用 docker restart 命令:
docker restart <容器ID或名稱>
這將優雅地停止容器,然后再啟動它。Docker 會保留容器的配置,但請注意,任何在容器運行期間動態生成且未持久化的數據可能會丟失。
查看日志
docker logs -f -t --tail n <容器ID或名稱>
Docker image 本地打包部署到linux服務器中:
將本地的 Docker 鎮像保存為一個 tar 文件,然后將這個 tar 文件傳輸到 Linux 服務器上,并在服務器上加載和運行這個鎮像。
以下是詳細步驟:
步驟 1:在 Windows 上保存 Docker 鎮像為 tar 文件
1. 構建 Docker 鎮像: 如果你還沒有構建 Docker 鎮像,可以參考之前的步驟構建:
docker build -t my-flask-app .
2. 保存 Docker 鎮像為 tar 文件: 使用 docker save 命令將 Docker 鎮像保存為一個 tar 文件:
docker save -o my-flask-app.tar my-flask-app
步驟 2:在 Linux 服務器上加載和運行 Docker 鎮像
1. 加載 Docker 鎮像: 使用 docker load 命令將 tar 文件加載為 Docker 鎮像:
docker load -i /path/to/destination/my-flask-app.tar
docker load -i /home/user/my-flask-app.tar
2. 檢查加載的鎮像: 確認鎮像已經成功加載:
docker images
3. 運行 Docker 鎮像: 運行加載的 Docker 鎮像:
docker run -d -p 5000:5000 my-flask-app
驗證服務是否運行
1. 檢查 Docker 容器狀態: 在服務器上運行以下命令,檢查容器是否正在運行:
docker ps
2. 訪問服務: 打開瀏覽器,訪問 http://your-linux-server-ip:5000,確保你的 Flask 應用正在運行。
總結
通過以上步驟,你可以在 Windows 上將 Docker 鎮像保存為 tar 文件,然后將這個 tar 文件傳輸到 Linux 服務器上,并在服務器上加載和運行這個鎮像。這種方法適用于不需要通過 Docker 注冊表進行中間傳輸的場景。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