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的ORM工具SQLAlchemy
Flask的ORM工具SQLAlchemy
一、ORM 是什么?
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對象關系映射)是一種編程技術,用于在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與關系型數據庫之間建立映射關系。它允許開發者使用面向對象的語法(如類、對象、方法)操作數據庫,而無需直接編寫 SQL 語句。
ORM 的核心作用:
- 抽象數據庫操作:將數據庫表映射為編程語言中的“類”,表中的行映射為“對象”,表的字段映射為“對象屬性”。
- 屏蔽數據庫差異:同一套 ORM 代碼可適配多種數據庫(如 MySQL、PostgreSQL、SQLite 等),無需修改核心邏輯。
- 簡化開發流程:避免手動編寫復雜 SQL,減少出錯概率,同時讓代碼更易讀、易維護。
二、Flask 的 ORM 工具:SQLAlchemy 詳解
SQLAlchemy 是 Python 生態中最流行的 ORM 框架之一,并非專為 Flask 設計,但通過 Flask-SQLAlchemy擴展可與 Flask 無縫集成,成為 Flask 項目中操作數據庫的首選工具。
1、SQLAlchemy 的定位
SQLAlchemy 不僅是 ORM,更是一個“SQL 工具包”,它包含兩部分核心功能:
- Core(核心):提供 SQL 表達式語言,可直接通過 Python 代碼生成 SQL 語句(類似“高級 SQL 生成器”)。
- ORM:在 Core 基礎上封裝的對象關系映射層,支持通過類和對象操作數據庫。
2、Flask-SQLAlchemy 擴展
Flask-SQLAlchemy 是 Flask 官方推薦的擴展,它簡化了 SQLAlchemy 與 Flask 的集成,自動處理配置、會話管理等細節。
(1)安裝
pip install flask-sqlalchemy
(2)基本配置與初始化
在 Flask 項目中,需先配置數據庫連接信息并初始化 SQLAlchemy: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_sqlalchemy import SQLAlchemy
app = Flask(__name__)
# 配置數據庫 URI(以 SQLite 為例,文件型數據庫,無需額外服務)
app.config['SQLALCHEMY_DATABASE_URI'] = 'sqlite:///mydatabase.db'
# 關閉 SQLAlchemy 的修改跟蹤功能(優化性能)
app.config['SQLALCHEMY_TRACK_MODIFICATIONS'] = False
# 初始化 SQLAlchemy 實例,關聯 Flask 應用
db = SQLAlchemy(app)
數據庫 URI 格式(不同數據庫):
- SQLite:sqlite:///數據庫文件名.db(相對路徑,文件存于項目根目錄)
- MySQL:mysql+pymysql://用戶名:密碼@主機:端口/數據庫名
- PostgreSQL:postgresql://用戶名:密碼@主機:端口/數據庫名
3、核心概念與使用
(1)模型(Model):映射數據庫表
模型是 ORM 的核心,對應數據庫中的一張表。通過繼承 db.Model 定義模型類,類的屬性對應表的字段。
示例:定義一個 User 模型(對應 user 表):
class User(db.Model):
#表名(不指定則默認用類名小寫,如 User → user)
__tablename__ = 'users'
#字段定義:id(主鍵,自增整數)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用戶名(字符串,非空,唯一)
username = db.Column(db.String(80), unique=True, nullable=False)
#郵箱(字符串,非空,唯一)
email = db.Column(db.String(120), unique=True, nullable=False)
#定義對象的字符串表示(便于調試)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f'<User {self.username}>'
- db.Column:定義表的字段,第一個參數為數據類型(如 db.Integer、db.String)。
- 常用參數:
- primary_key=True:設為主鍵。
- unique=True:字段值唯一(如用戶名不可重復)。
- nullable=False:字段不可為空(必填)。
- default:設置默認值(如 default=datetime.utcnow)。
(2)創建數據庫和表
定義模型后,需通過代碼創建實際的數據庫文件和表:
#在 Flask 應用上下文內執行(如在視圖函數中,或通過 shell)
with app.app_context():
#創建所有模型對應的表(若表已存在則不重復創建)
db.create_all()
執行后,項目根目錄會生成 mydatabase.db(SQLite),包含 users 表。
(3)會話(Session):操作數據庫的“接口”
SQLAlchemy 通過“會話(Session)”執行數據庫操作(增刪改查),Flask-SQLAlchemy 中通過 db.session 調用。
會話的作用:暫存所有操作,最終通過 commit() 提交到數據庫,類似“事務”。
(4)基本操作示例
① 新增數據(插入)
with app.app_context():
#創建用戶對象(對應表中的一行)
user1 = User(username='alice', email='alice@example.com')
user2 = User(username='bob', email='bob@example.com')
#將對象添加到會話
db.session.add(user1)
db.session.add(user2) #可批量添加:db.session.add_all([user1, user2])
#提交會話(實際寫入數據庫)
db.session.commit()
② 查詢數據
Flask-SQLAlchemy 提供了豐富的查詢方法,通過 模型類.query 調用:
with app.app_context():
#1. 查詢所有用戶(返回列表)
all_users = User.query.all()
print(all_users) # [<User alice>, <User bob>]
#2. 查詢第一個用戶
first_user = User.query.first()
print(first_user.username) #'alice'
#3. 通過主鍵查詢(高效)
user_by_id = User.query.get(1) #查詢 id=1 的用戶
print(user_by_id.email) # 'alice@example.com'
#4. 條件查詢(filter_by,簡化版,只支持關鍵字參數)
user_bob = User.query.filter_by(username='bob').first()
#5. 復雜條件查詢(filter,支持表達式)
#例如:查詢郵箱包含 'example' 的用戶
users_with_example = User.query.filter(User.email.like('%example%')).all()
#6. 排序(按 username 升序)
sorted_users = User.query.order_by(User.username).all()
#7. 限制查詢數量(前 10 條)
limited_users = User.query.limit(10).all()
③ 更新數據
with app.app_context():
#1. 先查詢到要更新的對象
user = User.query.filter_by(username='alice').first()
#2. 修改屬性
user.email = 'new_alice@example.com'
#3. 提交會話(保存修改)
db.session.commit()
④ 刪除數據
with app.app_context():
#1. 先查詢到要刪除的對象
user = User.query.filter_by(username='bob').first()
#2. 從會話中刪除
db.session.delete(user)
#3. 提交會話(執行刪除)
db.session.commit()
(5)關系(Relationship):處理表之間的關聯
實際數據庫中表常有關聯(如“用戶-文章”一對多),SQLAlchemy 通過 db.relationship 定義模型間的關系。
示例:用戶(User)和文章(Post)的一對多關系:
class Post(db.Model):
__tablename__ = 'posts'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title = db.Column(db.String(100), nullable=False)
content = db.Column(db.Text, nullable=False)
#外鍵:關聯 users 表的 id 字段
user_id = db.Column(db.Integer, db.ForeignKey('users.id'), nullable=False)
#定義與 User 的反向關系(一個用戶對應多篇文章)
#backref:在 User 中自動添加 posts 屬性,可通過 user.posts 獲取該用戶的所有文章
author = db.relationship('User', backref=db.backref('posts', lazy=True))
使用示例:
with app.app_context():
#查詢用戶的所有文章
user = User.query.get(1)
user_posts = user.posts #所有該用戶的文章列表
#查詢文章的作者
post = Post.query.get(1)
post_author = post.author #文章對應的用戶對象
4、數據庫遷移:Flask-Migrate
當模型結構變更(如新增字段、修改類型)時,直接刪除表重建會丟失數據。Flask-Migrate 擴展基于 Alembic(SQLAlchemy 作者開發的遷移工具),可安全地同步模型變更到數據庫。
(1)安裝
pip install flask-migrate
(2)初始化
from flask_migrate import Migrate
#關聯 app 和 db
migrate = Migrate(app, db)
(3)常用遷移命令
# 初始化遷移環境(僅首次執行)
flask db init
#生成遷移腳本(檢測模型與數據庫的差異)
flask db migrate -m "描述遷移內容,如:新增用戶年齡字段"
#執行遷移(將腳本應用到數據庫)
flask db upgrade
三、SQLAlchemy 的優勢
- 靈活性:支持 ORM 模式(面向對象)和 Core 模式(直接生成 SQL),可根據需求選擇。
- 跨數據庫兼容:一套代碼適配多種數據庫,切換數據庫只需修改 URI。
- 強大的查詢能力:提供豐富的查詢 API,支持復雜條件、聯表查詢、聚合函數等。
- 事務支持:通過會話的 commit() 和 rollback()(回滾)保證數據一致性。
- 與 Flask 無縫集成:Flask-SQLAlchemy 簡化了配置和會話管理,開箱即用。
四、總結
ORM 是連接面向對象編程與關系型數據庫的橋梁,而 SQLAlchemy 是 Python 中功能最完善的 ORM 工具之一。通過 Flask-SQLAlchemy 擴展,開發者可以在 Flask 項目中用簡潔的面向對象語法操作數據庫,大幅提升開發效率,同時保證代碼的可維護性和擴展性。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