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性能測試的一些關注指標
性能測試關注指標
ps:本文提出的數值不做為判斷標準,數值的大小是根據接口的業務而定的,不同的場景會有的不同的標準.
- 首先應該關注接口的rps/跟平均耗時,這邊壓測工具以locust做為數據提供工具(性能工具很多以適合自己為標準), 在用戶上來后關注rps是否滿足1000以上,然后關注接口耗時是否在100ms之內,復雜接口可視情況在200ms之內,最高不超過300m(數值方面根據你的壓測服務而定沒有統一標準),這邊的查看接口耗時有兩種:第一種是有網絡延遲,第二種是沒有網絡延遲,有網絡延遲的直接在locust上查看如下圖,第二種服務器本地處理的耗時,不包括網絡延時,在kibana日志平臺上看(監控后臺日志平臺)
![]()
- 在滿足第一條的關注的指標數據后,在關注數據訪問次數,數據庫負載,一般第一條指標合格的話第二條也會達到合格標準,到后臺監控日志平臺,查看被壓測接口平臺訪問數據庫連接次數,這個數值的最大值低于30以下屬于正常,低于50屬于警戒,超過50一般就是設計有問題.
ps:locust 注意事項
每個task 只能有單個請求,不然實際的rps 跟服務器的處理的請求數是不一致的,多個請求在同一個task里 locust得出是你這個任務里的rps.所以要獲取準確的接口rps 應該單個任務但是接口,例如以下截圖:
![]()
![]()
服務器的rps:
![]()
locust rps:
-
![]()
![]()
- 這次所有請求的平均耗時,以及他的平均最高95%(這邊是平均值)
-
3.之后再關注服務器負載,一般CPU在70%,內存80%之內就可以(根據被壓測場景),到這邊就到基本完成了.如有其它歡迎大家補充....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