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會使用硬盤的一部分做為SWAP分區,用來進行進程調度--進程是正在運行的程序--把當前不用的進程調成‘等待(standby)‘,甚至‘睡眠 (sleep)’,一旦要用,再調成‘活動(active)’,睡眠的進程就躺到SWAP分區睡大覺,把內存空出來讓給‘活動’的進程。
如果內存夠大,應當告訴 linux 不必太多的使用 SWAP 分區, 可以通過修改 swappiness
的數值。swappiness=0的時候表示最大限度使用物理內存,然后才是
swap空間,swappiness=100的時候表示積極的使用swap分區,并且把內存上的數據及時的搬運到swap空間里面。
在ubuntu 里面,默認設置swappiness這個值等于60。
!!!! 如果內存較小,而進程調度頻繁,硬盤的響動就會大了 !!!!
現在一般1個G的內存可修改為10, 2個G的可改為5, 甚至是0。具體這樣做:
1.查看你的系統里面的swappiness
$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不出意外的話,你應該看到是 60
2.修改swappiness值為10
$ sudo sysctl vm.swappiness=10
但是這只是臨時性的修改,在你重啟系統后會恢復默認的60,為長治久安,還要更進一步:
$ sudo gedit /etc/sysctl.conf
在這個文檔的最后加上這樣一行:
vm.swappiness=10
然后保存,重啟。ok,你的設置就生效了。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aa9ccd0100h433.html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