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分析了常用的5個頁面部件
正常情況下有這5個部件就足夠了
但是前面的5個部件,單獨使用都沒有任何意義,可以將這5個部件比作原材料,
那么我們要加工成我們需要的<<通用頁面模型>>(成品)
我們一般情況下到底需要哪些通用的頁面模型呢?
我這邊總結歸納了,一般企業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80%的頁面模型,如下圖:

UI1、列表模型
一個項目幾乎60-80%都是這樣的畫面
根據查詢條件、查詢出結果顯示在列表上,同時提供些操作功能
基本構件如下圖:

示例:

如上圖的示例:就是典型的列表畫面
主要有三部分組成
1、頂部的功能按鈕 ----對應的前面分析的部件就是 “功能部件”
2、中間部分是查詢輸入框----對應的前面分析的部件就是“查詢部件”
3、下面部分是列表顯示功能-----對應的前面分析的就是“列表部件”
UI2、編輯頁面模型:
實現數據的新增和修改功能的頁面
提供最基本的用戶錄入控件
提供功能按鈕實現人機交互,比如說 保存、復制、刪除等等
部件構成圖如下:

真實示例:

如上圖所示的編輯頁面模型在一個項目中是非常常見的
既然重復率這么高,我們有必要抽象出這樣的一個頁面模型
將公用的部分封裝在這個模型中,不一樣的地方,通過配置手段來搞定
這樣我們開發出這樣一個頁面模型,就能應對整個項目中您肯能面對的10個,20個甚至更多的這樣的編輯畫面
具體如何實現后面會探討,在這里 我們找到了需要抽象的頁面模型
UI3、列表編輯模型
這是一個簡單組合模型
構成如下圖:

示例:

如上圖,這就是一個列表編輯頁面:
其實就是講UI1和UI2整合在一個畫面中
在我們的軟件開發過程中,可能需要這樣的維護畫面
通常復雜的、維護內容較多的頁面,我們都是點擊新增或者點擊修改,跳轉到、或者彈出一個新的畫面進行數據維護
一些簡單的畫面,客戶可能需要像上圖一樣 直接在同一頁面實現所有的增刪改查功能
UI3 的構成是 UI1+UI2
具體UI2保存成功后肯定要刷新UI1 列表頁面模型中的數據,這里面的數據協調機制由UI3來完成。
UI4、樹形頁面模型
前面也分析了樹形部件,那它的使用場景呢?別急 看下圖
UI4-樹形頁面模型構成:

示例演示:

如上圖的功能菜單維護就是典型的樹形模型畫面
UI4-樹形頁面模型 主要是用來實現有父子關系的資料維護功能
如左側使用樹形部件來顯示數據,這樣比較直觀
右側,我們不會重復開發代碼,我們直接使用UI2-編輯頁面模型
如果<<UI2-編輯頁面模型>>是成品的話,這個話 對的,它的確可以作為最終的用戶使用頁面
但是同時<<UI2-編輯頁面模型>>也可以看做是半成品,如在<<UI4樹形頁面模型>>中就是一個組件構成
能夠如此方便的實現嵌套,這都完全得益于Silverlight的強大之處
UIElement可以隨意的套來套去
UI5-關系頁面模型

關系頁面模型:顧名思義就是用來維護關系的一種特殊頁面
比如說維護一個用戶對應的角色
一個用戶可以有多個角色
通常我們在這樣的畫面中提供角色的數據列表控件,供勾選,選中就是當前維護的這個用戶的角色
解釋一下:如上圖 編輯部件,就是用來顯示,當前正在維護的對象
查詢部件,用來檢索查詢,比如說查詢角色,可以輸入特定的查詢條件來定位角色
列表部件,查詢出來的結果,供選擇
也許,留意的同學會發現這個所謂的關系頁面模型和 UI3列表編輯頁面非常相似的
對的 大體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 這里的列表部件,查詢后,要自動勾選中那些已經數據要設置的對象了的數據行
UI6-復合模型
其實你也接觸了一個簡單的復合模型UI3-列表編輯模型
這里講的復合頁面模型,是一個更加復雜的,功能更加強大的頁面模型
上述總結的所有頁面模型 都可以被 復合模型來使用。
構成圖:

示例:

如上圖的程序 就是一個復合的頁面模型的典型應用
首先它組合了 :如上圖的歸并關系表頭: UI2 編輯模型
組合了:如上圖的歸并后料件:UILIST 模型
等等
好了廢話不多說,至此我們分析總結出了我們需要重點開發的如上的6個頁面模型
開發完這個6個頁面模型,這樣就能解決80%的軟件編碼問題
所以按照上面的分析
我們會重點開發如下圖的5個部件

用上述的5個部件組件我們的頁面模型

有如上圖紅色框線中控件就是我們總結的一系列頁面模型,使用它我們就能實現80%軟件無需編碼,全部使用配置來實現。
我們使用同一配置開發平臺進行軟件配置定義,最終軟件配置開發平臺會產出XML,
然后將這個XML交個上述頁面模型,頁面模型會根據XML中描述定義,自動生成畫面。無需手動進行代碼開發。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