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之于讀書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
不求甚解之于讀書做何解釋?
我以為于我‘不求甚解’在讀書的三個階段中需持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其指導意義。
其一是識字階段,我以為應當‘求甚解’,主要目的是積累詞匯為以后的閱讀掃清障礙。
在這個階段中詞匯量是閱讀的障礙(如閱讀外文和文言文),由于生詞太多,以致于無法
清晰理解原文大意,在此階段,見生字必查詞典,深究其含義甚至來源。但必須辯證地
看到這種閱讀方式對閱讀耐心和興趣的考驗,可次多而量少進行,使得每次必有收獲而
不至于打消閱讀之積極性。
其二是大量閱讀階段,我以為應當‘不求甚解’,為著豐富見識即提高知識的廣度的目的
進行閱讀。那么,自然地應當采取面對生字詞句時從上下文中猜測其含義的策略進行,
以達到粗略其含義且不打斷閱讀之目的,以此提高閱讀速度。對于個別生僻字,如若不
影響理解全文大意,應當果斷跳過,此時在第一階段所養成的習慣可能成為新的閱讀
障礙,應當警惕之。
其三是深入閱讀階段,我以為應當采取‘求甚解’和‘不求甚解’兩種策略同時進行。此階
段多以集中閱讀某個人或某個領域的作品為主,以期形成對此個人或此領域的系統性的
認識。此時應當‘不求甚解’地通讀選定書集,總結提煉樹干(即對此人或此領域存在的
概念性的認識),復而‘求甚解’地閱讀某個細小的分支,豐富樹干上的枝葉,直至
滿意為止。
毛主席說,空談主義是要不得的,要堅持實踐,在實踐中尋找真理。
希望我能如上所說,長期堅持讀書,達到陶淵明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的狀態。
謹以此文記錄讀書路上的一點想法,以自勉。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