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這不是一篇雞湯文,所述所寫都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只做紀念和共勉!
從小時候開始,估計我們每個人都被問過“你的夢想是什么?”,小時候的我們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夢想,大概就是自己以后想要成為的人吧,那個時候的我們又傻又天真,張口閉口就是“我想當個科學家”,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回答這個問題的,反正我們那個時候大部分人回答的都是“科學家”,從小耳濡目染,總覺得科學家是世界上最牛逼的人,其實科學家到底是做什么的,我們完全不知道,只知道很牛很牛,哈哈!
慢慢長大了之后,我們大概懂得了什么是夢想,那時候的我總是搞不懂夢想和目標,反正就是自己要達到的東西。我們那個年代的小孩還很少去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的,唯一需要努力的就是循規蹈矩的上學,大概是我們那個小縣城的教育水平問題,大家都知道目標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但考上大學以后要學什么專業?未來要從事什么工作?都完全是不知道的,但那個時候的我不會對未來對世界充滿迷茫,因為處在一個小圈里,這個小圈里每個人都是向著一個統一的目標去奮斗,那就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由于初中的貪玩,我以擇校生的身份上了縣里的一中,交了7500的擇校費,要知道,7500可是我們家當時半年的收入,我一直都覺得挺虧欠父母的,中考成績下來的時候,我爸媽二話沒說,直接掏錢讓我上了縣里的一中。我就帶著這份愧疚和不甘上了高中,上了高中之后,我入學的成績是全校772名,學校里是有四個勵志班,十六個普通班,每個班大概五六十個人,學校考試的規矩是,全校前300名在學校的大禮堂里考試,我記得很清楚,我當時的目標就是要進入大禮堂里考試,不到半年的時間,我便實現了這個目標,進步400多名,以200多名的成績進入大禮堂里考試,在班里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了。
很快,高一結束后我們開始文理分科,我選擇了理科,我媽托人找關系將我分到了一個理科勵志班,剛開始成績很穩定一直是全校200名左右,但可能我不適合在勵志班那種環境下,周圍的人一個一個都是大牛人,感覺特別壓抑,成績就開始下降,高二上學期結束的時候,成績倒退到了全校290多名,當時學校出了一個政策,擇優,就是將勵志班里成績不好的踢出勵志班,將普通班成績好的選進勵志班,然后我就“光榮”的從勵志班被踢出來了,但后來證明,踢出來反而是一種好事,當時也是遇到了一個特別好的班主任,班主任特別看重我,也特別照顧我,我的成績也提升的特別快,很快成績便穩定到了100~150名之間,當時100名真的是一個坎,那個時候我的目標就是沖進前100名,我清楚地知道,沖進前100,985大學211大學才有戲,為了這個目標,我拼命的做題,甚至有的時候會去找老師要題做,但真的很難沖,有段時間真的很沮喪,和朋友聊天,很憤懣地說“為什么我就是進不了前100,我這么努力為什么我進不了前100?”……大概成績在100~110名之間穩定了兩三個月,終于在一次偶然的考試中,我數學考了148,單科全校第三,總成績全校44名,這臨門一腳終于踢了出去,那種目標實現的滿足感是什么都沒有辦法取代的。
而后,我便是前100的常客,雖然說再也沒有像那次一樣進入前50名,但我清楚地知道以我的智力水平,成績很難再提升一個階梯了,這個時候已經離高考只剩下不到三個月了,我猛然懂得了什么是夢想,什么是目標,那時候的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夢想,之所以稱為夢想,因為夢想是無論你怎么努力都不可能碰觸得到的,但你依然必須為之努力,至少你可以更接近它,我當時的夢想是考上“中科大”,但我也很清楚地知道,這個夢想離我太遠太遠。
我記得有一句話“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那時候的我真的是完全符合這句話,每當我早上起床想賴一會兒床的時候,“中科大”這三個字就會自動跳進我的腦海,督促著我起床,每當上自習想打瞌睡的時候,這三個字也會猛然出現,占據我的腦海,讓我更加堅持的學習下去,我記得過年前放假的一段時間,我一個人拿著班門的鑰匙,一個人在班里學習一整天,知道大年三十的下午,雖然最后我沒有考上“中科大”,但我也考上了一個211大學,如果沒有這個夢想支撐,我可能很難考上211大學,那個時候的我,雖然很累,但真的很幸福,每天都在夢想的指引下努力學習,努力進步,“夢想為我插上了翅膀,我可以自由飛翔,可以去領略世界的精彩。”
然后就在武漢上了大學,從小到大,第一次離開家里,開始認識世界。
(寫累了,大學以后的夢想追逐以后再講吧!)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