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盾CDN:https://www.1k4.cn
在互聯網應用中,CDN(內容分發網絡)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提升網站訪問速度、增強安全性。但接入CDN后,用戶可能會遭遇各種問題。本文將以特定CDN(海外官網:scdn.io、國內官網:cdn1.vip )為例,詳細剖析這些問題的成因,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助力用戶輕松應對。
一、530未配置域名
當出現“530未配置域名”錯誤時,這意味著域名已解析到CDN,但相關配置未生效或根本未配置該域名。例如,CDN上配置的SSL證書與源站不匹配,或者CNAME域名解析錯誤。
解決該問題,站長需仔細核對解析的域名與CDN中添加的域名是否完全一致,確保CNAME域名解析正確。同時,要保證CDN上站點的SSL證書與源站的證書相符。
二、502回源請求攔截
“502回源請求攔截”錯誤表明CDN節點請求源服務器時受阻。常見原因包括源站防火墻攔截了CDN節點,或者回源協議、端口設置不正確。比如,回源協議選擇http時,80端口不通;選擇https時,443端口不通。
站長需要檢查回源端口是否正常,查看源站防火墻是否拉黑了CDN節點,及時調整相關設置,確保CDN節點能夠順利訪問源服務器。
三、重定向次數過多
網頁提示“將您重定向的次數過多”,通常是由于源站和CDN都開啟了強制HTTPS,導致兩者不斷重復重定向至HTTPS。此外,源站程序本身存在大量301重定向,與CDN上的URL轉向沖突,也會引發該問題。
為解決此問題,CDN和源站站點只需其中一方開啟強制HTTPS即可。一般建議在CDN上開啟,這樣既能實現重定向功能,又能減輕源站的性能負擔。
四、地區運營商屏蔽
部分海外CDN可能會遇到地區運營商屏蔽的情況,導致域名被劫持或無法正常訪問。這通常與域名本身被屏蔽、劫持有關,并非CDN自身問題。
用戶可以嘗試更換域名,或者耐心等待一段時間,看該癥狀是否會逐漸消失。如果域名站點內容敏感,需及時清除敏感內容,以避免被屏蔽。
五、海外DNS CNAME解析@拉平機制
使用海外DNS(如CloudFlare)進行域名CNAME解析時,可能會出現拉平機制,即大陸地區原本應解析出大陸或亞太節點,但實際卻解析出美國節點。
為解決這一問題,用戶可以使用二級或更高級別的域名,如將“scdn.io”改為“www.scdn.io” ,并將一級域名重定向至二級域名。此外,也可以選用國內的DNS服務,如騰訊云、阿里云等。
六、源站無法獲取訪客真實IP
接入CDN后,源站獲取的請求IP通常是CDN節點的IP,而非訪客的真實IP。這是因為訪客的請求先經過CDN,再回源至服務器。
在服務器配置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獲取真實IP的方式。如在某些情況下,“X_REAL_IP”在使用CDN時可用于獲取真實IP,但在不使用CDN時可能被偽造;“REMOTE_ADDR”雖無法被偽造,但可能獲取到的是CDN節點IP。用戶需根據自身需求和網絡環境謹慎選擇。
七、SSL證書泄露源IP
當攻擊者直接訪問源站IP時,如果源站返回的SSL證書與域名上的證書相同,源站IP就會泄露。
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用戶可以為源站配置假證書,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避免源站IP因SSL證書問題而泄露。
八、IPv6 IP彩虹易支付無法支付
對于支持IPv6訪問且配置了源站獲取訪客真實IP的支付網站,如果使用彩虹易支付或基于其開發的程序,可能會出現支付問題。這是因為IPv6 IP長度超過了數據表“pay_order”中“pay_id”的結構長度值(通常為20)。
解決該問題,需要修改“pay_id”字段的長度,使其能夠容納IPv6 IP,確保支付流程正常進行。
九、CDN上永久免費自動簽發SSL證書失敗
在CDN上進行SSL證書自動簽發和續簽時,部分用戶可能因配置不當而導致簽發失敗。
用戶需仔細閱讀CDN的SSL證書配置指南,按照要求正確配置相關參數,如選擇合適的DNS API(如CloudFlare),并填寫正確的驗證信息(Key、Fmail) ,以確保SSL證書能夠成功簽發和續簽。
十、已備案域名接入CDN提示未備案
已備案域名接入CDN后卻提示未備案,可能是國內機房對80端口進行敏感詞監測,或者直接限制使用80端口訪問,也有可能是域名存在重大違規內容被機房拉黑。
用戶應優先配置好Https并通過Https訪問網站。若問題仍未解決,需確認域名是否被機房拉黑。若是誤封,可聯系CDN解除;若不是,則需更換域名。
十一、對指定的路徑放行
站點開啟默認防護(如驗證碼、旋轉圖片驗證)時,API請求(如支付回調請求)可能因無法通過驗證而無法正常回調。
用戶可以在CDN的規則管理中,創建自定義規則。例如,當匹配條件為包含“pay”時,對請求執行放行操作,確保API請求能夠順利通過,不被防護機制攔截。
十二、判斷CDN緩存規則是否生效
CDN的緩存規則對于提升網站性能至關重要,它可以減少資源回源,降低源站壓力,提高網站響應速度和并發性能。用戶可以通過特定的方法來判斷緩存規則是否生效,如檢查資源的加載是否直接從CDN獲取,而非回源至服務器。
十三、Cookie被CDN緩存
不當的緩存規則可能導致Cookie被CDN緩存,出現串號現象,即一個用戶登錄后的Cookie被另一個訪客使用,導致自動登錄。
如果緩存后綴名,可嘗試刪除敏感后綴名(如“PHP”),或關閉緩存規則中的“忽略參數”“強制緩存”選項。對于緩存整個目錄或全站的情況,以WordPress程序為例,可在緩存規則的不緩存條件中添加自定義條件,如匹配“$http_cookie”和“wordpress_logged_in” ,避免登錄相關的Cookie被緩存。
十四、郵箱泄露源IP
網站發送郵箱時,可能會泄露源IP,且這種泄露源IP的方式技術門檻較低。
為避免郵箱泄露源IP,用戶可使用第三方郵件推送服務,如阿里云郵件推送。通過在郵件推送控制臺進行域名管理、模板管理等操作,安全地實現郵件發送功能,保護源IP不被泄露。
十五、504回源請求超時
“504回源請求超時”錯誤表示CDN節點請求源服務器時超時。這可能是源站對應的回源端口超時,或者源站負載過高。
如果源站因遭受CC攻擊而負載過高,且長時間無法恢復,可考慮重啟服務器。若懷疑是源站線路問題,需要仔細排查源站網絡,監測源站延遲、繞線等情況。
十六、源站拉黑CDN節點IP
有些用戶為保護源站,會在源站安裝防火墻限制IP訪問,但可能因無法獲取所有CDN節點IP而導致CDN節點被誤拉黑。
用戶可通過CDN提供的節點IP列表(如cdn1.vip/api/ip_proxy.php )獲取所有節點IP,將其添加到源站防火墻的白名單中,確保CDN節點能夠正常訪問源站。
十七、支付回調繞過CDN教程
利用Hosts指向解析,可實現支付回調請求直接繞過CDN,直接請求源服務器。在寶塔Linux面板等環境中,可通過添加hosts記錄,將特定域名指向源服務器IP,實現支付回調的正常處理。
十八、登錄狀態快速失效
登錄狀態快速失效可能是CDN緩存規則影響了網站的Cookie,或者程序根據登錄者IP判斷登錄狀態,而CDN的節點切換導致IP變化。
若因CDN緩存Cookie導致,可參考“Cookie被CDN緩存”的解決方法;若因程序判斷IP導致,可參考“源站無法獲取訪客真實IP”的解決方法,確保登錄狀態穩定。
十九、扛不住Cc或者被攻擊要等很久網站才恢復
部分用戶開啟自動提升防護,當Qps達到閾值時啟動防護驗證。但如果站點并發性能低,在Qps閾值未達到時源站可能就已不堪重負。同時,使用如302重定向、Js(瀏覽器識別)等弱防護驗證方式,或者錯誤地認為攻擊僅來自海外而只屏蔽海外IP,都可能導致網站在遭受攻擊時難以快速恢復。
建議開啟默認防護,若網站并發性能良好,再考慮使用Qps閾值自動提升策略。同時,盡量采用旋轉圖片、驗證碼、滑塊等復雜且不易被穿透的驗證方式,開啟屏蔽透明代理功能,避免單純屏蔽某些地區來防護。
在使用CDN的過程中,用戶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通過深入了解這些問題的成因和解決方法,用戶能夠更好地利用CDN提升網站性能和安全性,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網絡體驗。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