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EN] - CMN?700、CI?700、NI?700 的定位與關系
CMN?700、CI?700、NI?700 的定位與關系?
-
?CMN?700?:面向基礎設施/服務器的一致性網狀網絡(Mesh)?,基于 CHI 協議,可連接大量處理器核與 I/O,支持復雜的多簇、多控制器拓撲。
-
?CI?700?:面向移動/客戶端 SoC 的完全一致互連,基于 CMN?700 的變體,深度優化能效與面積,并內置系統級緩存 SLC、監聽過濾器 SF、MTE 標簽緩存與IDM 集成設備管理等特性。
-
?NI?700?:面向高帶寬加速器與外設的分組化片上網絡(NoC)?,將 AMBA CHI/AXI 事務封裝為分組以減線數與擁塞,可與 CI?700/CMN?700 配合構建異構互連。
-
關系要點:?CI?700 與 NI?700 同屬客戶端/移動優化路線,但前者負責“CPU/集群級一致性”,后者負責“非一致/加速器與外設的高效互連”;CMN?700 則更偏“基礎設施級一致性網狀網絡”。
?核心差異對比?
|
維度 |
CMN?700 |
CI?700 |
NI?700 |
|---|---|---|---|
|
定位與用途 |
基礎設施/服務器的一致性網狀網絡? |
移動/客戶端的完全一致互連?(DSU/集群級) |
?分組化 NoC,連接加速器/外設與 SoC 其余部分 |
|
互連拓撲 |
二維網格,基于XP 交叉點;可大尺度擴展(官方資料示例至12×12) |
基于 XP 的網格,支持1×1 到 4×3;新增 XP 類型提升 IP/連接比 |
路由器+鏈路的分組網絡,鏈路聚合減少布線 |
|
協議支持 |
?AMBA CHI?(可至 Issue E),并支持 ?CXL.mem? 等擴展 |
?ACE?Lite/AXI 管理器/外設與CHI 內存控制器;通過 RN?I/RNI 等橋接一致性 |
接受 ?CHI/AXI? 事務并分組傳輸 |
|
系統級緩存 SLC |
— |
?1–8 片,每片≤4 MiB,合計≤32 MiB;可緩存 CPU/GPU/加速器事務 |
— |
|
監聽與分區 |
?Snoop Filter? 降低廣播流量 |
?Snoop Filter? + ?MPAM? 緩存分區,提升可預測性 |
— |
|
MTE 支持 |
— |
SLC 內置標簽緩存,顯著降低標簽帶寬、提升性能 |
— |
|
頻率與能效 |
基礎設施取向 |
高性能實現約1 GHz,可至2 GHz;SLC 可顯著降低外部內存功耗 |
支持多時鐘/電源域,目標現代工藝~1 GHz? |
|
典型連接 |
多簇 CPU、I/O、內存控制器 |
?1–8 個 DSU、≤24 個? ACE?Lite/AXI 管理器、≤8 個內存接口、≤4 個外設 ACE?Lite |
加速器、GPU、顯示/多媒體、存儲與各類外設 |
|
其他特性 |
可配多實例/大網格 |
?IDM?:故障檢測、隔離、恢復,提升穩健性 |
線數平均減少約30%?,利于物理設計與擁塞控制 |
上述規格與特性來自 Arm 對 CI?700/NI?700 的發布資料與對 CMN?700 的技術綜述,涵蓋拓撲、協議、SLC/SF、MTE、IDM 與頻率等關鍵點。
?選型建議?
-
需要在 SoC 內實現多核一致性與大系統規模?(如服務器/基礎設施):選用CMN?700作為一致性骨架。
-
面向移動/客戶端,要在 CPU/DSU 周圍構建一致域并兼顧功耗、帶寬與面積?:選用CI?700,并啟用 ?SLC/SF/MPAM/MTE? 獲得更佳能效與可預測性。
-
需要將GPU/NPU/ISP/顯示/存儲等高帶寬非一致負載高效接入 SoC:選用NI?700做分組化互連;與 CI?700/CMN?700 組合可覆蓋“一致域 + 非一致域”的全鏈路。
-
若設計包含多芯片/多硅片互聯或需要 ?CXL.mem? 等擴展能力:在一致性側優先考慮 ?CMN?700? 的相關能力,再與 CI?700/NI?700 分層協同
posted on 2025-10-30 09:07 ENGINEER-F 閱讀(8) 評論(0) 收藏 舉報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