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蔡瀾《活過》有感:把日子過得鮮活,才是真本事
讀蔡瀾《活過》有感:把日子過得鮮活,才是真本事
?
剛合上蔡瀾先生的《活過》,指尖還留著紙頁間透出的煙火氣——這哪是一本隨筆集,分明是他把幾十年的日子拆開揉碎,拌著港味的風(fēng)、美食的香,給讀者遞來的一份“生活說明書”。
書里最讓我挪不開眼的,是那些帶著香港煙火氣的細(xì)節(jié):或許是茶餐廳里一杯熱奶茶的溫度,或許是和張國榮、梅艷芳等明星共事時的細(xì)碎日常——沒有刻意的追捧或獵奇,蔡瀾先生只是用平實的文字,把當(dāng)年香港娛樂圈的鮮活、市井生活的熱鬧娓娓道來,像陪著讀者走了一趟90年代的香港街頭,既見得到大世面,又摸得到小日子的溫度。
更難得的是他字里行間的“年輕勁兒”:沒有長輩的說教感,反而像個樂于嘗鮮的小伙子——書中提到他跟著時代變化調(diào)整生活節(jié)奏,早年愛四處尋訪美食,后來也學(xué)著玩微博、和網(wǎng)友互動,甚至?xí)驗榘l(fā)現(xiàn)一款新零食而開心半天。他從不說“要堅守什么”,反而信奉“日子要跟著時代轉(zhuǎn)”,這種不固執(zhí)、不僵化的生活態(tài)度,比任何人生大道理都更打動人。就像他在書里寫的,“人生的意義,在于吃吃喝喝”,不是敷衍,是把每個當(dāng)下的趣味都攥在手里的通透。
讀完這本書,我對“好好生活”有了新的理解:不是非要定下多么宏大的目標(biāo),而是像蔡瀾先生一樣,既能在順境里享受生活的多彩,也能在時代變化中保持好奇,把“發(fā)財致富”的追求,變成“把日子過有滋有味”的動力。
真心推薦給每個覺得生活有點“悶”的朋友,讀它就像和一位有趣的老友聊天,輕松又治愈。
最后想和大家聊聊:你們讀《活過》時,最難忘的是書里的香港故事、美食描寫,還是蔡瀾先生那股“隨時嘗鮮”的生活勁兒?如果你們也有類似讓人“想好好過日子”的書,一定要在評論區(qū)分享呀~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