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業-舉例分析流程圖與活動圖的區別與聯系
| 這個作業屬于哪個課程 | AHPU-軟件工程導論-計算機18級 |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個人作業二-舉例分析流程圖與活動圖的區別與聯系 |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理解流程圖個活動圖的概念及區別 |
| 學號 | 3181002122 |
一、題目要求
作業應該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
(1)給出流程圖的定義說明
(2)給出活動圖的定義說明
(3)舉例對比流程圖與活動圖的區別
(4)舉例分析流程圖與活動圖的聯系
請同學們認真完成作業,每一部分給出完整流暢的語言描述,必要時可添加圖表內容幫助理解。
二、題目解答
(1)流程圖的定義說明
??流程圖是表示算法、工作流或流程的一種框圖表示,它以不同類型的框代表不同種類的步驟,每兩個步驟之間則以箭頭連接。這種表示方法便于說明解決已知問題的方法。流程圖在分析、設計、記錄及操控許多領域的流程或程序都有廣泛應用。
??流程圖背后可以概括了各節點類型、其內容及其他補充用的信息。在設計或者記錄一些簡單的步驟或程序都會用得上流程圖。與其他圖表一樣,這種圖表可以幫助可視化發生了什么事情,從而更易去理解中間的工序。
??當流程圖被分隔成水平或垂直的不同部分的時候通常會說是‘跨功能’的,這是用來描述不同的控制單元。特定的控制單元會隨著特定的部分呈現成一個圖標。一個跨功能流程圖能讓畫圖者正確地給‘運行步驟’或‘做出決定’來區分職責,并且能顯示出一個流程中每個不同部分的組成單元的職責。
流程圖的符號
| 形狀 | 名稱 | 描述 |
|---|---|---|
![]() |
流程符號 | 用來表達過程的次序,用一條線由一個符號連接去到另一個符號。如果不是標準的上至下、左至右圖就會加上箭頭。 |
![]() |
起止符號 | 用來表示次要或程序的開始與完結。常以一個圓角長方形表示。通常里面會標上“開始”或“結束”或其他相關字眼,如“提交查詢”或“接受產品”。 |
![]() |
程序 | 以長方形來代表一系列程序去改變量值、形式、數據的位置。 |
![]() |
決策判斷 | 以一個菱形去顯示一個條件進程,用來按情況去決定下一步走向。通常以“是/否”或“真/假”值去決定。 |
![]() |
輸入/輸出 | 以平行四邊形[9]來標示數據輸入或輸出的過程,即填入數據或顯示工作結果的步驟。 |
![]() |
注解 | 用來補充某步驟的額外信息,可用一個虛線來連接一個半閉合的長方型至想注釋的符號中。 |
![]() |
已定義流程 | 用一個有2條左右垂直線長方型,來表示一個已在其他地方定義了的過程。 |
![]() |
同頁參考 | 用一個含有字母的小圓圈來連接目標流程畫于同一頁上。 |
![]() |
換頁參考 | 用一個倒畫的屋型來表示目標流程畫于另一頁上。 |
(2)活動圖的定義說明
??活動圖是工作流的圖形化表示。活動圖主要由活動和動作構成,也可以支持分支選擇、迭代、并行。在 UML 中,活動圖主要用于為計算性和組織性過程(即工作流)建模,相關活動之間的數據流也在其覆蓋范圍之內。活動圖由若干不同形狀的圖形組成,圖形之間由箭頭連接。其中比較重要的形狀有:
- 圓角矩形:表示“動作”;
- 菱形:表示“決策”;
- 粗實線:表示并行活動的開始(分離)和結束(匯合);
- 黑圓:工作流的開始(初始節點);
- 黑圈套住的黑圓:工作流的結束(結束節點)。
箭頭從開始一路指向結束,用來表示活動的先后順序。
流程圖的符號
| 形狀 | 名稱 | 描述 |
|---|---|---|
![]() |
起始符號 | 表示活動圖中流程或工作流程的開始。可以單獨使用它,也可以使用注釋符號來說明起點。 |
![]() |
終止符號 | 標記活動的結束狀態,并表示流程的所有流程的完成 |
![]() |
活動狀態符號 | 指示組成建模過程的活動。這些符號(包括形狀內的簡短說明)是活動圖的主要組成部分。 |
![]() |
連接符號 | 顯示活動的定向流或控制流。傳入的箭頭開始活動的一個步驟;一旦完成該步驟,流程將繼續使用輸出箭頭。 |
![]() |
決策符號 | 表示一個決策,并且總是至少有兩個路徑與條件文本一起分支出來,以允許用戶查看選項。該符號代表各種流的分支或合并,該符號充當框架或容器。 |
![]() |
交叉符號 | 將單個活動流劃分為兩個并發活動。用聯接中的多條箭頭線表示。 |
![]() |
合并符號 | 合并兩個并發活動,并將它們重新引入一個流程中,一次僅發生一個活動。用粗的垂直或水平線表示。 |
![]() |
條件符號 | 放置在決策標記旁邊,以讓您知道在什么條件下應沿該方向劃分活動流。 |
舉例子
流程圖

活動圖

(3)舉例對比流程圖與活動圖的區別
上述舉例為起床到上班的過程,并畫出了流程圖和活動圖,可以總結出如下區別:
- 流程圖著重描述處理過程,它的主要控制結構是順序、分支和循環,各個處理過程之間有嚴格的順序和時間關系。活動圖描述的是對象活動的順序關系所遵循的規則,它著重表現的是系統的(對參與者的反應)行為,而非系統的處理過程。
- 活動圖能夠表示并發活動的情形,而流程圖不行。
- 活動圖是面向對象的,而流程圖是面向過程的。
(4)舉例分析流程圖與活動圖的聯系
觀察上述所舉例子,其實不難發現,活動圖和流程圖還是比較像的,活動圖本質是一種流程圖,而其更抽象一些。
參考文獻
- SEVOCAB: Software Systems Engineering Vocabulary. Term: Flow chart. Retrieved 31 July 2008.
- Glossary of Key Terms. [2017-08-02].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8-06-27) (英語).
- UML Revision Task Force. OMG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Specification, Version 1.4 (final draft). February 2001.
- J. Rumbaugh, I. Jacobson, and G. Booch.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Reference Manual. Addison-Wesley, 1999.
- OMG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Superstructure Specification, version 2.1.1. Document formal/2007-02-05, Object Management Group, February 2007. http://www.omg.org/cgi-bin/doc?formal/2007-02-05.
- Harley R. Myler. 2.3 Flowcharts.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Programming with C and Fortr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2–36. ISBN 978-0-521-62950-8.
- Gary B. Shelly; Misty E. Vermaat. Discovering Computers, Complete: Your Interactive Guide to the Digital World. Cengage Learning. 2011: 691–693. ISBN 1-111-53032-7.
- What do the different flowchart shapes mean?. RFF Electronics. [23 July 2017].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