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MCP 入門:用 Python 快速搭建 MCP 服務器接入 LLM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這個協議簡單說就是給大語言模型接入外部數據和工具提供了一套標準化方案。MCP 統一了模型和各種數據源、工具服務之間的交互方式。
FastMCP 是目前用 Python 構建 MCP 服務器最順手的框架,把底層那些復雜的協議實現全都封裝好了,開發者只需要關注業務邏輯就行。
這篇文章會講清楚 MCP 的基本概念,FastMCP 的工作原理,以及怎么從零開始寫一個能跑的 MCP 服務器。
MCP 協議解析
MCP 本質上是個標準協議,讓語言模型能安全、一致地和外部系統對話。和傳統 API 不太一樣的是MCP 是專門為大語言模型設計的。
一個 MCP 服務器主要提供三類能力:
把數據暴露成資源(resources),功能上類似 REST API 的 GET 請求。提供可執行的工具(tools),對標 POST 類的操作接口。定義提示模板(prompts),用來規范模型和數據、用戶的交互方式。
如果你有開發經驗可以理解為MCP的每一個“能力”其實就是一個 可遠程調用的函數(tool)。只要你能和 MCP Server 建立通信(通常通過 WebSocket、Stdio 或 HTTP RPC),你就可以像調用 REST API 一樣調用 MCP 的函數。只不過MCP 的「函數」并不是像 Python RPC 那樣“自動調用”,它還需要定義 Schema(輸入輸出結構)+ 元信息(描述),告訴大語言模型 怎么用、什么時候用、怎么傳參數。
https://avoid.overfit.cn/post/381e204d3caf43edb11439d93c377cf0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