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雞哥14x上安裝Linux:Fedora 42 上手體驗
前言
Fedora 這系統更新很快,版本號刷得飛起
記得上一次看到討論時才二十幾的版本號,沒想到現在已經 42 了
之前我說過雞哥14x送修回來了
之前為了測試按鍵特地裝了個Linux,結果還沒用兩天就送修了
現在修好了,得來深度使用試試看 2025 年的 Fedora 系統體驗咋樣。
本文就是簡單記錄一下,不涉及具體的配置,Linux 桌面的體驗發展速度超乎我的想象~
關于系統安裝配置的,可以參考我去年寫的文章: 2024年,我又開始用Linux桌面作為主力系統了
總覽
| 維度 | 亮點 ? | 不足 ?? |
|---|---|---|
| 安裝 & 驅動 | 系統安裝順利,驅動開箱即用(Wi-Fi / 藍牙 / 攝像頭都能用) | 重啟后偶爾遇到 Wi-Fi 不識別的問題,需要重裝或排查 |
| 桌面環境(GNOME) | 界面小清新,啟動臺好用,觸控板體驗優于 Windows | 多任務界面不如 Windows 整齊;小 bug 偶爾出現 |
| 終端 & 工具 | 自帶終端顏值高,功能好用;截圖工具好用,支持多種導出格式 | 終端透明度找不到配置入口 |
| 文件管理 | 默認支持 AVIF / WebP,預覽和打開無壓力 | 界面簡潔但功能偏基礎,缺少高級功能(如雙欄) |
| 輸入 & 交互 | 鼠標滾動方向可調,觸控板邊緣操作手勢驚喜 | Wayland 下仍感覺卡頓,X11 又不夠順滑 |
| 穩定性 | 日常應用大體流暢,驅動兼容度好 | Wayland 生態“半死不活”;GNOME 名稱錯亂小 bug |
| 生態 & 未來 | Fedora 更新快,前沿體驗,GNOME 有改進 | 不確定性大(更新頻繁,可能引入新 bug) |
第一印象
安裝完系統的第一印象就很好
這界面看著有點小清新的感覺

啟動臺
選擇 GNOME 就是為了這套界面,這個啟動臺當年我在 Debian 上第一次用到就喜歡上了

多任務界面
還可以吧
多任務界面我還是更喜歡 Windows 那種整整齊齊的
GNOME 的多任務界面和 Mac OS 是類似的

終端
我很喜歡這個終端
唯一的缺點是沒法調透明度(不知道是不是我沒找到配置入口)

文件管理器
這個文件管理器得好評
默認就支持 AV1 編碼,支持預覽也支持直接點擊就能打開 avif 格式的圖片
Windows 還得自己去商店下載解碼器

鼠標
GNOME 現在的體驗越來越好了
鼠標配置和 Mac 類似可以設置滾動方向

觸控板支持
讓我意外的是 GNOME 的觸控板支持比 Windows 還好
這些邊緣操作的功能,好像一些國產筆記本廠商也有在做,通過第三方軟件實現(我還沒試過)
這個邊緣滑動,我實際用過體驗還不錯,如果有固定的滾動場景,用這個很省力。
不過日常還是習慣了雙指滑動,比較自由

小結
雞哥14x使用 Linux 的體驗還不錯
驅動什么的都是開箱即用,除了人臉識別這個我沒去折騰,其他都沒啥問題
不過 Wayland 不知道為啥搞了這么多年還是半死不活
使用 XWindow 總覺得有點不得勁,相比起 Windows 來說有點卡卡的感覺?
網友建議我試試 KDE,我正在尋找一個合適的發行版(總不會最終還是入坑 Arch 了吧?)
另外 GNOME 雖然好看,但小 bug 也是不少的,比如有時候開啟動臺,里面 App 的名稱顯示錯亂,重新打開就又好了,不知道是 GNOME 的 bug 還是 Wayland 的 bug ??
對了,隔了一段時間沒用,這次再次進入 Fedora 系統發現網絡壞了,Wi-Fi 識別不到,插網線也不認,不知道是哪里出問題了。我切換了內核版本也沒用……不過我打算重裝了,不管那么多了。
OK,就這樣吧,我要抓緊時間去試用 Pop!_OS 了 ??
番外:關于 Pop!_OS
這是一個很有特色和潛力的發行版,為什么想要試試這個,起因是我由想起了 Unity 桌面,之前我在 Ubuntu 16.04 停留了很久一直不舍得換掉這老古董,就是因為 Unity 桌面,后面 18.04 開始就砍掉了,Ubuntu 母公司也放棄了這個項目,真是可惜,我覺得 Unity 是 Linux 生態體驗最好的桌面。
我去論壇沖浪的時候,看到很多網友也同樣喜歡 Unity,刷著刷著就看到了 Pop!_OS 了,好奇怪的名字,網友評價這是能扛起 Linux 桌面大旗的發行版,基于 Ubuntu ,可以用熟悉的 apt 包管理器,提供了自研的 COSMIC 桌面作為 GNOME 和 KDE 之外的選擇,還有自帶的平鋪窗口管理,這些都值得嘗試。
而且 Pop!_OS 背后是硬件廠商 System76,收入能保障系統的開發,不像 Canonical 一樣窮得要死把 Unity 和 mir 都砍了??
話不多說,趕緊發完文章來重裝了
番外:關于截圖格式
本文的圖片都由 GNOME 自帶的截圖工具完成
默認截圖的格式是 png
總共 11 張圖片,我使用 magick 測試了一下不同格式的大小,僅供參考
| 格式 | 大小 |
|---|---|
| png | 6.42 MB |
| jpeg | 3.14 MB |
| webp | 777 KB |
| avif | 455 KB |
使用 ImageMagick 轉換,還挺方便的
這里我也附上腳本
Shell 版本
for i in *.png; do
magick "$i" "output/${i%.png}.jpg"
done
PowerShell 版本
foreach ($i in Get-ChildItem *.png) {
magick $i.FullName ("output\" + $i.BaseName + ".jpg")
}
avif 版本的最小,但轉換速度也最慢
webp 是這里面最均衡的,性價比最高,兼容性也好。我的博客也是用的 webp 這種方案。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