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本章內容:文本格式 I
- 3.1 Sectional Units
- 3.2 Labeling and Referring Numbered Items
- 3.3 Texts Alignment
- 3.4 Quoted Texts
- 3.5 New Lines and Paragraphs
- 3.6 Creating and Filling Blank Space
- 3.7 Producing Dashed Within Texts
- 3.8 Preventing Line Break
- 3.9 Adjusting Blank Space After a Period Mark
- 3.10 Hyphenating a Word
其他章節目錄:
http://www.rzrgm.cn/dansz/p/12819112.html
本章內容:文本格式 I
3.1 Sectional Units
生成章節的命令如下:
| 命令 | 作用 | 例子 |
|---|---|---|
| \chapter{} | 章 | \Chapter{Title} |
| \section{} | 節 | \section{Texts} |
| \subsection{} | 子節 | \subsection{Texts} |
| \subsubsection{} | 子節的子節 | \subsubsection{Texts} |
| \paragraph{} | 段落 | \paragraph{Texts} |
| \subparagraph{} | 子段落 | \subparagraph{Texts} |
注意:命令有先后順序,應該正確地嵌套使用。比如:\section{}后面是\subsection{};\paragraph{}后面是\subsection{}。下圖是標題序號的格式:

解釋:
- 當文檔類型是報告或者書籍的時候,文檔包含有chapter,這個時候標題編號僅對chapter{}, section{},和subsection{}有用,即使使用了subsubsection{},這個標題也不會有編號。
- 當文檔類型是文章的時候,僅包含節和段落,只有節有編號
重點:
有些標題有時候我們不需要編號,例如前言,附錄,參考文獻等等。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添加星號表示該標題不添加序號:\chapter*{}, \section*{}, \subsection*{} 和\seubsubsection*{}.
3.2 Labeling and Referring Numbered Items

注意:rkey是唯一關鍵字,引用和標簽對應即可。另標簽僅對有編號的標題有用。
- 標簽 - \label{ rkey}
- 引用 - \ref{ rkey}
- 引用頁碼 - \pageref{}
CG is defined on page \pageref { sec:cg }
如果被引用對象是在同一頁,最好用“on this page”。 - \vref{}
\vref{}通常會同時執行\ref{}和\pageref{}。- 當標簽和引用在同一頁時,僅執行\ref{}
- 當標簽和引用相差一頁時,除了執行\ref{},還會生成:“on the facing page”,“on the preceding page”或者"on the next page"。
- 當標簽和引用差距超過一頁,則同時執行\ref{}和pageref{}.
例子: ‘quoted texts are discussed in \S\vref { sec:quote }’
結果: ‘quoted texts are discussed in §3.4 on the next page’。
- \vpageref{}
\vpageref[assame][adiffer u]{ rkey }
很高級的樣子,應該用不上,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研究。
3.3 Texts Alignment
LaTeX默認兩端對齊,其他對齊方式如下:
- 左對齊 - flushleft 或者 \raggedleft
- 右對齊 - flushright 或者 \raggedright
- 居中 - center 或者 \centering
3.4 Quoted Texts

- 在LaTeX中,左單引號建議使用鍵盤左上角(~)鍵,左雙引號建議使用兩次左單引號。
- 如上圖所示,有時候需要引用原文,這時候可以使用quote或者quotation進行操作,兩個命令的區別在于quota只是引用一小段,而quotation用于引用多個段落。
- 圖中的spacing用于調整行間距,注:單倍行距可使用singlespace。
3.5 New Lines and Paragraphs
LaTeX 認為所有東西都是在同一行或者同一段落中,因此如果要換行必須用一些特定的字符指明。
3.5.1 Creating New Lines
\newline 用于創建新的一行,此外,在上一行末尾加上 \linebreak,\,\\以及一個或多個空行也可以創建新行,但效果略微不同,具體如下圖所示。

注:空行的效果是創建新行并縮進。
另外,\[]用于要指定行間距,例如:\\[2 mm]。此外,\\?*?或者\\?*?[]也可以分行,但是不允許分頁。
3.5.2 Creating New Paragraphs
\par用于創建新段落。當然,\paragraph{}, \subparagraph{}這種可以帶參數的命令還可以創建帶標題的段落。此外,\parindent,\noindent和\parskip用于調整首行縮進以及段前間距。具體如下:

注:
(1)用的\ par命令創建的新段落默認有首行縮進。
(2)增加的\ parindent = 8 mm命令將段落縮進增加到8 mm。
(2)用\ noindent禁用縮進,用\parskip 指定段間距。
注意,\ parindent和\ parskip命令全局有效,從(2)(3)(4)中可以看出,縮進8mm將作用于后面所有用\par指定的段落。
\ paragraph{}命令輸出的新段落與上一段落之間有段間距而沒有首航縮進。\subsection{}命令與\paragraph{}命令的效果相似,唯一的區別是,段落開頭有縮進。
3.6 Creating and Filling Blank Space
在LaTeX中,直接按Tab鍵或者多個空格的結果是只有一個空格。
對于空白這一問題,LaTeX有自己的空白符號,具體如下:
-
命令

注意:
只要是以字母結尾的命令都需要在命令后面加空格以區分命令和文本。 -
單位

注意:
有些命令是把參數放在花括號里面的{}。
在\vskip,\vspace {}等命令中,其參數的長度單位可以是mm(millimeter),cm(centimeter),in(inch),pt(point),em(width of M)和ex(width of x)。通常,單位em用于水平長度,而ex對于垂直長度。此外,這些長度單位還可以按比例給值,對比對象可以是\textheight(頁面上文本的高度),\textwidth(頁面上文本的寬度)或\linewidth(列的寬度)。
例如:0.2 \textheight 指垂直間距為 \textheight的20%。0.3 \linewidth指水平間距為\linewidth的30%。 -
頁首行,頁末行
在LaTeX中,如果要在頁首行和頁末行添加空白,需要在命令前面添加~,或者使用加星號的命令,例如:\vspace*{}。
同樣的,相對于使用\hfill 和\vfill,更建議使用\hspace*{\fill} 和 \vspace*{\fill}。
注意:
- \vskip,\vspace{}以及其他命令的參數若為負數會造成字符重疊。
- 如果輸入的間隔值太大,受頁面尺寸限制,這些空白可能會超出頁面甚至延伸到下一行。
3.7 Producing Dashed Within Texts
要在LaTeX中輸入短橫線,可以使用-輸入,需要注意的是,在LaTeX中,有三種不同長度的短橫線:-(一個-),–(兩個–),––(三個—)。
最短的短橫線用于單詞,例如復合詞這種。
第二短的短橫線用于指定范圍。
最長的短橫線用于定義某個事物。
具體如圖中所示。

3.8 Preventing Line Break
因為像兩端對齊,左右對齊這種格式問題都是預先定義好的,這時候如果有一些特定的單詞就有可能被分成兩行,例如,不希望將“ Dilip‘Datta”拆分為“ Dilip”和“ Datta”,Dilip在一行,Datta在下一行。這時候可以在單詞之間加“~"或”\“, 將這兩個詞強制打印在同一行中,而沒有任何空格,如“ Dilip~Datta”或“ 10 ,inch”
- \nolinebreak
\nolinebreak是另一個用于防止換行的命令,例如Dilip \nolinebreak \Datta’。 - \mbox{}
事實上,”~“,“\”和“\nolinebreak”,這三個命令不是特別好,尤其是在單詞中間不被允許插入空格的情況下。更好的選擇是用\mbox{}。
例如,可以使用“ \mbox”強制將“ NSGA-II-UCTO”打印在同一行中:
\mbox{NSGA-II-UCTO}。
注意,這些命令輸出的文字可能超出頁面寬度。因此,用了這些命令最好再檢查下輸出。
3.9 Adjusting Blank Space After a Period Mark
一句話結束之后通常會加上一個句號,英文中是一個點“.”,這個時候下一句話前面會有一個很大的間隔。而有的時候我們用了句號,卻不希望有很大間隔,比如“Dr. Heyley”,這個時候可以用“.\”,“~”或者“空格”來減小間隔的寬度。
如果句號后面跟了一個右括號,最好用反斜杠標記一下,因為句號加右括號有可能被LaTeX認為是另一個命令。
如果一句話的結尾是大寫字母加句號,這個時候他的空格會很小,這時候需要加“@”來增加間隔寬度。

3.10 Hyphenating a Word
如果一行的最后一個單詞超出頁面寬度,則通常通過將單詞分為兩部分,用第一部分加連字符放在第一行的末尾,然后將第二部分放在下一行。但是,在許多情況下,LaTeX可能不會這么處理,而是任由單詞超過頁面。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在單詞之間插入“-”,手動地指定適當的斷行,例如,在當前行的末尾使用’kind-ness’,從而在一行末尾打印’kind-’,在下一行的開始處顯示“ ness”。
對于一些新出現的詞語,LaTeX可能無法在段落中提供正確的連字符,這時候,可以放在sloppypar環境中。
例如\begin{sloppypar} Maneswarirabha\end {sloppypar}。當然,寫完之后最好再檢查一下。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