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方法
1. 用戶交互Scanner
-
定義:實現程序和人的交互,Scanner類可以來獲取用戶的輸入
-
基本語法
Scanner s = new Scanner(System.in); //創建Scanner對象通過Scanner類的next()與nextLine()方法獲取輸入的字符串
讀取前我們需要用hasNext()與hasNextLine()判斷是否還有輸入的數據
-
next()
-
一定要讀取到有效字符后才結束輸入
-
對輸入有效字符之前遇到的空白,next()方法會自動將其去掉
-
只有輸入有效的字符后才將其后面輸入的空白作為分隔符或結束符
-
next()不能得到帶有空格的字符串
-
-
nextLine()
-
以Enter為結束符也就是說nextLine()方法返回的是輸入回車之前的所有字符
-
可以獲得空白
-
-
順序結構
基本結構
選擇結構
if else
循環結構
switch case
while
do while
for
Java方法詳解
方法
方法重載
命令行傳參
main(String[] args)
可變參數
-
JDK1.5開始,Java支持傳遞同類型的可變參數給一個方法
-
方法聲明中,在指定參數類型后加一個省略號(...)
-
一個方法中只能指定一個可變參數,它必須是方法的最后一個參數。任何普通的參數必須在它之前聲明
public void text(int...){
System.out.println(i[0]);
System.out.println(i[1]);
System.out.println(i[2]);
System.out.println(i[3]);
}
public void text(intx,int...){
}
遞歸
(能不用不用)
遞歸結構包括兩個部分:
遞歸頭:什么時候不調用自身方法。如果沒有頭,將陷入死循環
遞歸體:什么時候需要調用自身方法
數組
數組概述
數組的定義
-
數組是相同類型數據的有序集合
-
數組描述的是相同類型的若干個數據,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排列組合而成
-
其中每一個數據稱作一個數組元素,每個數組元素可以通過下一個下標來訪問它們
數組聲明創建
-
首先必須聲明數組變量,才能在程序中使用數組。下面是聲明數組變量的語法
dataType[] arrayRegVar; //首選方法
或
dataType arrayRefVar[]; //效果相同,但是不是首選方法 -
Java語言使用new操作符來創建數組,語法如下:
dataType[] arrayRefVer = new dataType[arraySize]; -
數組元素是通過索引訪問的,數組索引從0開始
-
獲取數組長度:
arrays.length
數組使用
三種初始化
-
靜態初始化
int[] a = {1,2,3};
Man[] mas = {new Man(1,1),new Man(2,2)}; -
動態初始化
int[] a = new int[2];
a[0] = 1;
a[1] = 2; -
數組默認初始化
數組是引用類型,它的元素相當于類的實例變量,因此數組一經分配空間,其中的每個元素也被按照實例變量同樣的方法被隱式初始化
數組對象本身在堆中的
-
數組也是對象,數組元素相當于對象的成員變量
-
數組長度是確定的,不可變的。如果越界,則報:ArrayIndexOutofBounds
多維數組
-
多維數組可以看成數組的數組‘
-
二維數組
int a[][] = new int[2][5];
Arrays類
-
數組的工具類java.util.Arrays
-
查看JDK幫助文檔
稀疏數組
-
當一個數組中大部分元素為0,或者為同一值的數組時,可以使用稀疏數組來保存該數組
-
處理方法
-
記錄數組一共幾行,有多少不同值
-
把具有不同值的元素和行列及值記錄在一個小規模的數組中,從而縮小程序規模
-
-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