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rcGIS8.x系列開始接觸ESRI的產品的朋友最早的話一般都是用MO(ESRI現在已經不直接支持),到目前的ArcGIS9.2系列,ESRI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地理空間數據處理、管理、分發的產品線,ESRI和許多其他美國的優秀軟件一樣有著牢固的軟件體系架構的支撐,這是國內軟件無法望其項背的,畢竟Intel、IBM在美國,MicroSoft(Sqlserver),google在美國、Oracle在美國、 AutoDesk、Bentley在美國,我們只有東軟、華為、瑞星、超圖等公司(網易,sohu,阿里baba似乎不太靠譜),就像踢足球,我們的國奧的確很牛B(國奧進土倫杯決賽了),就像有些軟件確實很牛B,但你從整體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沒有形成一種文化,沒有積累。
但我們還是有后發優勢(例如盜版,呵呵),在ArcGIS8系列的時候,MapInfo還是很有市場的,SDE也還比較稚嫩,記得有一次老板趕著去投標,要我務必在第二天上飛機前把SDE裝好,結果我一宿沒睡也沒有搞定,后來發現是SDe與Oracle的版本兼容問題,換了個版本就好了,當然也發現當時找個盜版的SDE是多么的困難,很多同學都拖我買ArcInfo,呵呵,現在MapInfo雖然還是在生產端很有市場,但感覺已經在Esri的光環下黯然失色。Oracle spatial固然牛B,但SDE在大數據量管理上面確確實實讓眾多GIS廠商、眾多GIS用戶嘆服,可以說ESRI現在的優勢99%來源于SDE一點都不夸張。而SDE是三層體系架構的,一般公司技術上難以實現(GeoStar負責數據庫端開發的資深人員2003年跟我談到過),雖然實現空間數據在 Oracle中的存儲和讀取相對來說是簡單的,一般采用Oracle Spatial的方式。
之后就到了ArcGIS9系列產品了,8.x系列下面的AO開發說實話還是比較變態的,客戶端必須安裝ArcGIS,打包的時候很難辦,很多接口本身也不穩定,但那個時候國內的GIS軟件都還沒有進行組件化(有些軟件公司去年2006才完成所謂的組件化,而ESRI早已把大船開往了SOA),所以AO顯得是那么強大。到2003年的時候,很多單位要進行 AO開發都緩下來了,等待ArcEngine的出現。我當時跟幾個博士一起去接一個規劃的項目(實力有限,泡湯了),他們寧愿等ArcGIS9之后再開發。Engine出來了,esricore被分成了許多的庫,在9.1,9.2等后續版本中又陸續進行了細分,接口增增刪刪,而其間中國大陸的 Engine開發簡直是如火如荼,凡GIS二次開發必談Engine,ESRI已經實現了產品的重組,大艦起航了~~
與桌面端應用遙想呼應的 WebGIS產品,ArcIMS,ArcGIS Server,其實很多搞過WebGIS二次開發或底層開發的人都會有一絲遺憾,甚至汗顏,因為Google map、google earth的出現,這個在后面再說吧。ArcIMS在4.0系列的時候,前期是非常成功的,基于arcxml的webgis開發也一直有上佳表現,但似乎也有相當一段時間停滯不前,直到arcgis9.0的ArcGIS server才緩緩出現,但不久就被Google蒙羞了,蒙羞的不僅是整個GIS界,也不能全怪我們太書呆子了,畢竟微軟也是在AJAX上面下了一昏招,搞得灰頭土臉的。目前出現了太多的電子地圖網站,mapbar,vrmap的51map,map.baidu,口碑網等很多都開始了,另外 skyline,microsoft,google等公司都開始了3d earth,而NASA的worldwind甚至要做整個太陽系,而目前的1.4版本才發行不久,里面已經有月球、火星等等的數據,開源讓 worldwind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ArcIMS和ArcGIS的變種是基于ArcIMS的瓦片技術,從目前應用的角度來說其實速度快,已經滿足了應用的要求,但這些東西都是在表層做文章(當然了搞測繪和GIS的似乎總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這么多年了也沒看分析個啥),ArcIMS即將和MO一樣退出GIS歷史的舞臺(至此所有ESRI產品全部基于AO了),但ArcGIS Server能挑起WebGIS的重擔嗎,ArcGIS Server是GIS業界最牛B的產品之一了,但越來越發現GIS面臨的挑戰不是局限在GIS內部,而是整個IT業界,這塊蛋糕是許多IT廠商覬覦已久的,換個思路,或許是GIS終于開始強別人的蛋糕了:)因為這個原因,我并不看好ArcGIS Server的發展,當然也看到了ESRI在GIS界的高處不勝寒和勢單力薄,這也是ESRI的危機所在。
國產GIS軟件沒有面臨這樣的問題,似乎ESRI是他們最大的問題,一些靠數據賺錢,一些靠數據采集軟件、測量軟件賺錢、而另一些靠ESRI賺錢。GIS平臺做得好的不多,超圖、中地真心希望你們一路走好。當然,回應第一段的內容,GIS的發展不能光靠GIS公司,整個中國的軟件開發環境、整個中國的IT教育環境(主要是大學教育)、甚至是政府機關(主要的GIS消費者)都需要不斷改革,共謀發展。打倒美帝國主義!
我所在的浙江省測繪局省庫項目開發采用的都是清一色的美式裝備(Engine+SDE+ Oracle),我們做的水利廳項目也是一樣,政府部門數據關鍵來不得半點閃失,所以國內軟件還難當大任,但我相信每個中國人都是希望用咱自己的軟件的~~真的.
==========文章轉載自(作者:李恒山):
http://cisalee.spaces.live.com/blog/cns!391B06E9D146EEC5!131.entry?action=post&wa=wsignin1.0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