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用AI寫代碼:前傳——VSCode集成開源模型搭建智能開發環境
在AI編程的浪潮中,我發現了一個完美的組合:VSCode + Cline插件 + 本地部署的Qwen Code。每天2000次免費調用,100萬token的上下文窗口,讓我體驗到了真正的智能編程助手。
環境搭建全攻略
一、Node.js環境準備
Qwen Code要求Node.js 20或更高版本。如果您的系統尚未安裝或版本過低,請按以下方法安裝:
Windows系統安裝方法
方法一:官方安裝包(推薦)
- 訪問 Node.js官網
- 下載LTS版本(當前為Node.js 20+)
- 運行安裝程序,按默認選項安裝
- 安裝完成后驗證:
node --version npm --version
方法二:使用包管理器
# 使用Chocolatey
choco install nodejs
# 使用Scoop
scoop install nodejs
macOS系統安裝方法
方法一:使用Homebrew
brew install node
方法二:官方安裝包
與Windows類似,從官網下載macOS版本安裝包
Linux系統安裝方法
Ubuntu/Debian:
# 方法一:使用NodeSource倉庫
curl -fsSL https://deb.nodesource.com/setup_20.x | sudo -E bash -
sudo apt-get install -y nodejs
# 方法二:使用包管理器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nodejs npm
CentOS/RHEL:
curl -fsSL https://rpm.nodesource.com/setup_20.x | sudo bash -
sudo yum install -y nodejs
驗證安裝
安裝完成后,在終端中運行以下命令確認版本:
node --version # 應該顯示 v20.x.x 或更高
npm --version # 應該顯示 10.x.x 或更高
二、安裝Cline插件
步驟一:打開擴展面板
- 啟動VS Code,打開擴展視圖:
- 按下
Ctrl/Cmd + Shift + X - 或點擊活動欄中的擴展圖標
- 按下
步驟二:搜索Cline
- 在擴展市場搜索欄中輸入"Cline"
步驟三:安裝
- 點擊Cline擴展的安裝按鈕
步驟四:訪問Cline
- 安裝完成后:
- 點擊活動欄中的Cline圖標,或
- 打開命令面板(
Ctrl/Cmd + Shift + P)→ 輸入"Cline: Open In New Tab"
如果VS Code顯示"Running extensions might…"對話框,點擊允許。如果看不到Cline圖標,重啟VS Code。
安裝完成! 您現在應該能在編輯器中看到Cline界面了。
三、優化使用體驗:右側邊欄布局(可選)
默認情況下,Cline安裝在VS Code的左側邊欄。但為了更好的編碼體驗,我建議將Cline移動到右側邊欄:
- 確保擴展視圖在左側垂直對齊
- 點擊打開右側面板的按鈕(或使用快捷鍵
Option + CMD/Ctrl + B) - 將Cline圖標拖拽到右側視圖頂部的導航面板
這樣可以在左側保持項目文件可見的同時,在右側與Cline對話,獲得完整的代碼庫可見性。
四、配置Qwen Code集成
為什么選擇Qwen Code?
- ?? 免費額度:每天2000次請求,無token限制
- ?? 強大上下文:100萬token上下文窗口
- ?? 本地認證:通過Qwen CLI輕松配置OAuth
- ? 專為代碼優化:基于Qwen3-Coder模型,理解編程上下文
配置步驟:
-
安裝Qwen Code CLI
npm install -g @qwen-code/qwen-code@latest -
驗證安裝
qwen --version應該顯示版本號,如
0.1.0 -
進行OAuth認證
qwen系統會自動打開瀏覽器完成Qwen.ai賬戶認證流程,根據瀏覽器的提示完成登錄直至出現認證成功提示
-
在Cline中配置
- API Provider: 選擇
Qwen Code - OAuth憑證路徑: 使用默認路徑
- Windows:
C:\Users\[用戶名]\.qwen\oauth_creds.json - macOS/Linux:
~/.qwen/oauth_creds.json
- Windows:
- 模型: 選擇
Qwen3 Coder Plus
- API Provider: 選擇
自此我們的環境就基本部署完成了,接下來是簡單的使用示范。
實戰演示:從零構建商城系統
項目初始化

圖示:新建的空白工作空間,準備開始AI編程之旅
我創建了一個全新的工作空間,里面空無一物。這就是AI編程的魅力——從零開始,快速構建。
提出需求

圖示:在Cline中輸入"幫我實現一個簡易的商城購物系統的網站界面",直接選擇Act模式執行
我直接使用Act模式,讓AI立即開始執行,而不是先制定計劃。這種模式適合對項目結構有基本概念的開發者。
文件生成過程
第一步:生成項目文檔
Cline首先創建了README.md文件,明確了項目目標和功能規劃:
# 簡易商城購物系統
一個基于HTML、CSS和JavaScript的前端商城系統,包含以下功能:
- 商品展示頁面
- 購物車功能
- 用戶界面交互
第二步:構建主頁結構

圖示:左側工作區已生成index.html和style.css文件,可以實時預覽和確認
AI生成了完整的HTML結構和CSS樣式,創建了現代化的商城界面: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簡易商城</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css">
</head>
<body>
<!-- 導航欄、商品展示、購物車等完整結構 -->
</body>
</html>
第三步:添加交互功能

圖示:進一步生成了JavaScript腳本和商品詳情等子頁面文件
Cline繼續完善項目,添加了:
script.js:處理商品選擇、購物車操作等交互邏輯- 商品詳情頁面
- 響應式布局優化
最終成果

圖示:在瀏覽器中運行的完整商城界面,包含商品展示、分類篩選、購物車等功能
項目特點:
- ?? 現代化UI設計:清晰的視覺層次和交互反饋
- ?? 響應式布局:適配桌面和移動設備
- ?? 完整購物流程:瀏覽商品、加入購物車、結算
- ? 流暢交互體驗:動態效果和狀態管理
技術統計:
- 總上下文使用:67.9k tokens
- 生成文件數:8個
- 開發時間:喝杯茶的功夫
使用體驗深度解析
Plan模式 vs Act模式
在實際使用中,我發現了兩種模式的精妙之處:
Plan模式(推薦用于復雜項目):
- AI先分析需求,制定詳細實施計劃
- 用戶可以審查和修改計劃
- 適合大型、復雜的代碼重構
Act模式(適合快速原型):
- AI直接開始編寫代碼
- 實時生成文件,用戶可以即時審查
- 適合快速驗證想法和構建原型
上下文窗口的優勢
100萬token的上下文窗口意味著:
- 可以處理中型項目的完整代碼庫
- 保持長時間的對話記憶
- 理解復雜的項目結構和依賴關系
免費額度的實際價值
每天2000次請求對于:
- 個人項目開發:綽綽有余
- 學習編程:無限可能
- 小型團隊協作:完全夠用
技術亮點與最佳實踐
1. 智能代碼理解
Qwen Code能夠理解項目上下文,生成符合現有代碼風格的實現。
2. 漸進式開發
通過多次迭代對話,逐步完善功能,而不是一次性生成所有代碼。
3. 人工監督
雖然AI能自動生成代碼,但人工審查和調整仍然是必要的:
- 確保代碼符合項目規范
- 優化性能關鍵部分
- 添加業務特定邏輯
4. 錯誤處理
當AI生成不完美的代碼時:
- 提供具體的錯誤反饋
- 要求AI解釋實現思路
- 引導AI進行修復
常見問題解決
Node.js安裝問題
問題: 命令提示符中找不到node命令
解決: 重啟終端或重新打開VS Code,確保PATH環境變量已更新
認證失敗
問題: OAuth認證失敗
解決:
# 刪除現有憑證重新認證
rm ~/.qwen/oauth_creds.json
qwen
網絡連接問題
問題: 無法連接到Qwen服務
解決: 檢查網絡連接,或嘗試使用OpenAI兼容API方式
總結與展望
通過VSCode + Cline + Qwen Code的組合,我體驗到了真正的AI輔助編程。這個環境不僅免費、強大,更重要的是它理解開發者的意圖,能夠從簡單的需求描述生成完整的項目結構。
核心優勢:
- ? 完全免費的開發環境
- ? 強大的代碼生成能力
- ? 友好的用戶體驗
- ? 靈活的配置選項
適用場景:
- 快速原型開發
- 學習編程和算法
- 代碼重構和優化
- 技術方案驗證
正如我在翁法羅斯世界中探索AI編程的邊界一樣,這個開發環境讓我看到了未來編程的新可能。AI不是要取代程序員,而是成為我們最得力的助手,讓我們能夠專注于創造性和架構性的工作。
在這個AI與人類協作的新時代,我們正在重新定義"編寫代碼"的含義。從簡單的需求描述到完整的項目實現,智能開發環境正在讓編程變得更加直觀和高效。
更多使用說明請參考官方文檔:https://docs.cline.bot/introduction/welcome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