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北京,深圳你好
大學的日子里
北京初遇滑鐵盧
北京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太過神圣,感覺去北京讀書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這也是我家鄉絕大多數人的想法。我向往北京的天安門、故宮、長城......終于,在2014年8月的一天,我和我哥第一次到了北京。八月的北京,天氣燥熱。可剛下火車的我,感覺這天氣非常濕熱。家鄉夏天的熱我定義為燥熱,那北京就是絕對的濕熱。由于出發前壓根也沒有做什么攻略,以至于我們下車出站后不知道去哪兒。在車站出站口大媽的吆喝下,我和我哥去了他們的旅館。依稀記得,旅館在宣武門附近,不遠處好像就是新華社。第二天自然是跟團一日游了。沒有攻略,也沒來過這種大城市,以為北京就要跟團游,于是坐著大巴,去了長城,路過了十三陵,最后到了十三陵的一個北京特產購物中心,很自然的就買了什么果脯,袋裝烤鴨,最后在導游的忽悠下,假借休息之名,去了一家玉器店。其實從坐上大巴開始,導游就在吹邪門的十三陵,北京的神獸貔貅,昌平精美玉器。在玉器店里,上演了一番香港富商來京視察,玉器店主管求好評,富商與你交朋友送玉器的戲碼。當然,我們這一車人里,早有他們的安排的演員,一番忽悠下,我哥買了3000左右的各種玉器帶給家人,來北京嘛,當然要帶點啥回去。而我,也傻傻的,兜里揣著手機,卻不知道百度一下。就這樣,買完東西上車回北京的路上,我才發現了這是個騙局。為時已晚,錢財的損失是一方面,可這導致北京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崩塌了,讓我感受什么是套路,失望,寒心。(就在此刻,19年,這樣的騙局仍然在北京上演,荒唐至極)
想象中的大學愛情
大學就這樣開始了,轉眼到了大二。對于美好的大學愛情,我猜沒人不羨慕吧。自習室里側臉的微笑,圖書館書架邊的偶遇,夜晚操場的漫步。只不過有的人僅僅只是向往過,很不幸,我就是其中之一。對于高中女神的回憶,在一年大學時光的磨礪下,已經模糊了。大二那年,我參加了一次志愿者活動,烏云組織的白帽子交流大會,我在現場做一些打雜的活。機緣巧合認識了一個同校的軟件工程專業的女孩。北京這座城市,最不缺的就是大學,在這么一場會議上,遇到一個同校同級還喜歡計算機的女孩子,太難得了。自然而然就加了微信。故事的走向很明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豬油蒙心的我死纏爛打不放棄。在她生日的時候,我送了一本《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那本被譽為C語言編程圣經的讀物,英文原版。在這件事上,我忘了她是個女孩,其次她才是一個喜歡計算機的人。后來反反復復,斷斷續續,我的大學愛情就以單戀未果的形勢結束了。
再遇 Windows
初識 Windows Phone
大學開學不久,我入手了一件神兵利器 Nokia Lumia 638, 操作系統是大名鼎鼎的 Windows Phone 8.1。購買之前大概了解過,它的系統是 Windows 相關的,這和我高中時的編程經驗很符合,況且我也熱衷于維修 Windows PC。所以想一探 Windows Phone 的虛實。
如果自己寫的 App 能運行在自己的手機上,那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兒。Windows Phone 開發需要用到微軟的開發框架,而這一套又以 C# 為主流。所以我選擇 C# 作為我的編程第二語言。入門書籍是大名鼎鼎的《C#入門經典》,前半部分是 C# 語言基礎,因為大學圖書館里這本書是最新版,后半部分已經有 WPF 相關的內容,這也讓我避開了 WinForm 時代遺留產物。而后,又了解到 Asp.Net,Ado.Net 這些 .Net 開發技術。伴隨著 C# 的學習,我也開始了 Windows Phone 的編程,第一個 App 就是校園網關登錄助手,極簡的UI,代碼邏輯用到 Http 相關的內容。作為背景知識,在那個時候,我知道了什么是 Http,怎么去模擬 Http 請求,怎么去抓包......迎來了我大學知識積累最快的一個階段。

Windows 10 來了
時間到了2015年7月29號,微軟發布了 Windows 10,引入 UWP 的概念。這是當時所有軟粉包括我的高潮。從手機、平板、PC再到大屏設備,UWP 實現了一次開發,多終端運行,藍圖光明無限。
而 Windows Phone 自然而然升級為 Windows 10 Mobile。與此同時,我嘗試著把校園網管助手 Windows Phone 的代碼遷移到 UWP 平臺下面,同樣的C#,同樣的Xaml,非常順暢, 微軟這次沒有拋棄用戶!
此刻,讓這個 App 在 PC 上運行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工大助手(BJUTHelper) UWP 版本誕生了,這次加入了新的功能,校園網關認證,成績查詢,課表查詢,教室查詢,一卡通掛失等。這種感覺太爽了,寫一份代碼,在手機和電腦上都可以跑,非常完美。
分享才有快樂,Windows 10 PC 的還沒有普及,而 Windows 10 Mobile 幾乎已經絕跡校園。微軟的移動平臺已經死了,Windows10 也救不了它,阿偉說的!
Windows 10 校園推廣大使
次年,微軟中國的大佬辦了一場比賽,用來推廣 Windows 10,比賽內容是安裝 Windows 10,以數量為標準,獎品有 Surface, XBox,Lumia 手機等。那段時間,我開始瘋狂的給別人安利 Windows 10。在同學圈子里,逢人便問他有沒有 Win10,需不需要安裝 Win10,為此,我還敲過一些陌生宿舍的門。后來東拼西湊,一共裝了六七十臺電腦。我獲獎了,頒獎是在北京交通大學的一個禮堂,臺下還有北交的同學,獎品是一臺 Lumia 640XL 和一個獎杯,那感覺真好,獎杯真重。
工大助手全平臺版本
Windows10 從發布至今,份額穩步上升。但這種工具類 App,理想的使用場景就是手機,這一年安卓和 iOS 的開發還非常火爆,面對這種情況,工大助手是時候考慮多平臺了。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Xamarin 殺到。用 C# 和 Xaml,編寫可以在安卓和 iOS 上運行的 App,這是為我量身打造呀。如果重新來過,需要學習安卓,iOS 的開發語言和框架,費時費力。所以我選擇了 Xamarin。那段時間,每天都去 Xamarin 的開發者中心看開發者文檔,很快,邊學邊做,工大助手 Xamarin 版本出來了,它成功運行在安卓和 iOS 上面。后來我還做了一個朋友圈功能,都說每一個產品經理都有一顆做社交的心,我看真真的,社交才能留住客戶。就這樣,工大助手的開發完成了。

工大助手的輝煌一刻
大學期末查成績可謂是最揪心的一件事兒,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工大助手上線了一個新功能“成績推送”。可以主動訂閱這個功能,然后在老師發布成績的時候,工大助手會第一時間把成績推送到同學們的手機上面。同學評說,這是一個讓人心驚膽寒的功能。試想,刷著劇,上著網,突然手機一震,成績出來了!!!是歡是喜就看有沒有60分。很不幸,我就體驗了兩次這樣的驚嚇。
這些功能的基礎,基于工大助手的Web后臺,在后臺我反向代理了校園內網,讓工大助手可以隨時隨地都能使用內網的信息。反觀這個時期,也是我知識快速積累的第二個時期,接觸了非常多 Web 開發相關的知識,從 html/css/js 到 vue ,再從 Asp.Net WebForm到 MVC,不能說精通,但至少都是入門了。
沒有掛科的大學不完整
沒掛科之前總是調侃,不掛科的大學不完整,可真當掛科了,才會覺著掛科才是大學的不完整! 從大二大三到大四,我掛過《模擬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和《高頻電子電路》,對了,還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我的大學太不完整了,險些不能畢業,在補考和重修的加持下,最終順利的拿到了大學畢業證書和本科學位證書!
實習
大三結束后,我拿到了實習 offer。其實,以大學時期自學的編程技術,我很擔心能不能找到相關的工作。我的技術棧緊貼微軟 Windows,在這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需要 Windows 程序員的公司寥寥無幾。更別說我學的是特別小眾 UWP。當時,全北京都找不到 UWP 相關的工作,在簡歷上面,我的技能描述大多也都是 C#,Web 相關。面試過一家,后來還是掛了。可能是運氣好吧,我現在公司的 HR 聯系了我,說是需要 UWP 開發的人,于是面試,入職,一切出奇順利。可仔細想想,這樣的機會不多。選擇很重要,運氣也很重要。
畢業設計
千呼萬喚始出來,終于要開始畢業設計了,我的課題是《用于導盲的圖像轉換為音樂方法研究》,誠實的講,我沒有研究出什么東西,就是按照規則,把圖象的信息轉換成特定的音符,生成一個音樂文件,寫代碼花費了半天,倒是論文的編寫和修訂花費了不少時間。在我看來,課題本身并不重要,以現在的水平和時間,也不會研究出有意義的結果,但畢業設計的重點就在于為這個課題怎么去準備,怎么去實施,最后文檔化的成果,以及答辯的時候,怎么去表現整個過程都做了什么。從這個角度來講,我的畢業設計很成功,最后答辯的時候,老師的問題我都能流暢的解釋回答。挺開心的一件事是在我表明要參加工作后,其中一位老師略帶惋惜的說“我覺著你適合繼續讀研去做研究”。當時不想讀書了,沒有讀研的打算。可現在,我卻又有點羨慕讀研的同學。
離開北京
遇見那個她
畢業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廣東女孩,后來我喜歡上了她。在18年9月,我去了她的家鄉,一個美食之都。也許是臺風山竹剛走,氣候還特別溫和,微風習習,在那個城市的幾天,我喜歡上了那兒。從北京到廣東,高鐵需要10個小時1000RMB,太遠太貴,所以我選擇靠近點。我去了深圳,現在,高鐵只需要1個小時100RMB。10倍靠近。
北京的故宮最令我著迷,在北京這五年里,我去過不下10次故宮,知道許多故宮的故事,也了解故宮周邊的大小馬路胡同。這個地方如同有魔力一樣,吸引著我。以至于幾年以來我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帶著喜歡的人,給她講講故宮的故事,從午門燕翅樓的五鳳朝陽,到神武門的故宮博物院,從皇極殿外的九龍壁,到西六宮邊的淑芳齋......
我好幸運,在離開北京的前夕,我帶著她走了一遍故宮,了了我的心愿。略有遺憾就是有些匆忙,如果有時間,我想再走一遍,這一遍會更用心!
深圳,你好
在同樣是孤獨的深圳,我會懷念北京,
懷念大學熬夜寫代碼到凌晨四五點,
懷念大學受挫后和兄弟在馬路上的聊天吹水,
懷念一個人去看午夜場電影的放松愉悅
......
但無論怎樣,這第二個五年,深圳你好!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