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V3:寫代碼很強了
以前,我是不信AI能最先替代程序員的。
DeepSeek的熱度雖然在降,但是能力在悄摸的迭代。
在今年2月中旬測試DeepSeekR1的時候,雖然被它的文本處理能力驚艷到,但是當時吐槽過幾句它的編程水平。

寫個簡單的五子棋游戲。
扭扭捏捏的200行代碼,還時不時無法正常運行,歷經多輪優化之后,是可以做出來,不過游戲的算法又太差,毫無游戲體驗。
還是寫五子棋的需求,在DeepSeekV3版本中有了很大的進步。
提示詞:使用HTML前端語言,寫一款五子棋游戲,用戶執黑子先手,電腦執白子后手,一方獲勝后結束,游戲的算法邏輯需要盡量精妙,頁面可以簡約,需要一個重置和關閉的按鈕。

寫的程序包括注釋有500行左右,打開Html預覽頁面,增強了很多視覺上的質感,游戲也可以進行5-6輪的攔截才分出勝負。
可以很顯然的感受到:DeepSeekV3編程方面的能力在增強。
本來想著受到DeepSeek的影響,其它大模型的能力肯定也在飛速變化,就把相同的提示詞放到其它幾款主流模型測了一下,輸出的代碼基本在200行左右。
既然DeepSeekV3可以寫點簡單的游戲了,那就來試試高級點的Web效果。
第1版提示詞:以16:9的比例,用HTML寫一個Web頁面,視覺效果整體如下,背景是暗黑色,左端伸展出紅色網格狀線條,向頁面中間延伸,右端伸展出藍色網格狀線條,向頁面中間延伸,并且網格線條的顏色逐漸變淺。
頁面效果圖是平面靜止的,不符合預期,那就調整提示詞。

第2版:頁面的視覺效果大致是對的,但是左右兩端網格線條要做成向中間流動的狀態,顏色從兩邊到中間逐漸變淺。
第3版:網格線條的顏色,從兩邊到中間,顏色從明亮到暗淡,直至消失,向中間流動時,網格逐漸收窄,最終形成3D視覺效果。

第4版:視覺效果完全正確,但是網格線條的流向不對,是從兩邊向中間流動,不是從下邊向上邊流動。
第5版:上面的效果完全正確,但是希望把網格大小收縮一些,增強點網格密度,并且稍微提高一些顏色的明亮度。

幾輪修改之后,3D視覺的頁面效果已經基本符合預期了。
這里不由的在反思一個問題,既然DeepSeekV3能寫出這種頁面,那么是不是我寫的提示詞不行,所以讓DeepSeek自己來寫提示詞,會不會更靠譜?
除了視覺效果,再來試試業務編程,寫一個簡單的檔案采集表單,使用提示詞:使用Html寫一個打工人檔案采集頁面。

DeepSeekV3的發揮很穩定,不但寫了一個詳細的表單采集,還兼顧字段校驗和單選以及時間類型等,最主要的是知道打工人會采集哪些信息。
既然模型的編程能力基本可用了,那么AI相關的工具也就可以試試了。
最近和損友在測試AI編程工具,我寫的是《搭建Trae+Vue3的AI開發環境》,那貨寫的是:
《Cursor:一個讓程序員“失業”的AI代碼搭子》,天知道這種標題,他是怎么想出來的,特別抽象。
他把自己的原型導入Cursor中,可以直接生成不錯的小程序代碼,而我在Trae中使用DeepSeekV3模型,同樣可以快速的生成Vue工程。
從十年后端的角度來說,AI編程工具已經可以使用了,值得大家試一試。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在自媒體上就有一大批所謂的超級個體,開始用AI工具快速的發布小程序,在Cursor的加持下導入PRD,優化之后發布應用。
會自然而然的在自媒體話題中發酵,不管是產品還是賬號,火哪一個都不能叫瞎忙活。

這里不由的在反思一個問題,既然DeepSeekV3能寫出這種頁面,那么是不是我寫的提示詞不行,所以讓DeepSeek自己來寫提示詞,會不會更靠譜?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