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浮華還是盛宴—— 2011年中國移動開發者大會
參會第一天
2011年11月3日早晨,把女兒送到幼兒園之后,驅車直奔移動開發者大會現場。雖然北京的堵車一如既往,不過這次大會安排在了國家會議中心,這是北京為數不多的在早晚高峰不堵車的地方,所有罕見的提前抵達了會場。
國家會議中心果然氣派恢弘,會場的布置很下了一番功夫,這次CSDN和創新工場聯合搞的大會明顯是用心了,格局很大。參會的開發者大部分已經到了現場,5000人不是蓋的,人山人海。第一天的會議集中在主會場,座位顯然不夠,晚去只能在后面站著聽了。現場的氣氛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那就是似乎全中國的開發者都在做移動互聯網了,浮華還是盛宴,我們拭目以待。
會議正式在9點10分開始,上午壓場子的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哥級人物,李開復、蔣濤、張亞勤、雷軍等人悉數登場。上午的演講更多是趨勢性質的,但不乏亮點,尤其是最后以開發者身份登場的頑石互動吳剛,引發了很多共鳴和思考,他講的東西可能是開發者更關心的。
李開復老師的演講核心是移動互聯網的蔓延,包括設備、用戶、娛樂、內容、消費、創業者的蔓延,期間還提到了千元Android低端手機。這一點我倒不是很認同,不管現在還是未來,無論是開發者還是終端用戶,品質優先永遠是我們要追求的吧。千元手機很早就有人提出,但是一直是不溫不火。李開復老師還提到了兩個有意思的話題,一個是重要的是趨勢而不是點子,趨勢比人強,你加入了這個趨勢,可能就有好的創意和點子。另外一個就是Lean Startup(精實創業)。我在Amazon上買了這本書的Kindle版,很不錯,也推薦給大家。綜觀李開復的演講,創業是核心,似乎到了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不過我對此表示謹慎的懷疑。對于創新工場這樣的組織,創業者越多,其選擇的空間越大,但是不知道是否有人統計過互聯網創業成功和失敗的數據呢?創業還是打工,這是個艱難的決定。
蔣濤老師的主題是移動大變局下的抉擇,直接扣題,主要對比了PC和移動終端的起始、發展和未來,認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市場是巨大的,同時給出了兩條路,一個是通過自己的產品走向市場,另一個是面向企業,做外包,同時積累自己的產品,Angry Bird就是該公司的第52個產品,終于全球熱賣。另外蔣濤也提出了與平臺化公司的競爭策略,就是做垂直化領域,和平臺進行差異化競爭。這一點我覺得做起來也很難把握,很多創業者的產品已經在按照這個思路去做了,但是如果缺乏核心競爭力,你的垂直做好了,平臺公司照樣能把你滅掉。現在UC雖然風光,但是QQ瀏覽器的布局,也讓UC感到陣陣涼意吧。
張亞勤老師的演講延續了一貫的講解+視頻的方式,效果還是不錯。演講主題是移動互聯新趨勢,其中的新,我感覺主要是在智能語音識別與全面積的傳感器和多點觸控,不出所料,演講中展示了那個微軟亞洲研究院發布的令人驚嘆的視頻Productivity Future Vision: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2NzY5NDg0.html,沒有看過的人還是驚嘆連連。Windows Phone是微軟切入移動互聯的終極產品,張亞勤當然會提到。我在大會開始之前體驗了一把基于Windows Phone的諾基亞Lumia 800,大廠的東西確實不同凡響,至少UI設計沒有沿襲iOS或Android的風格,而是采用全新的微軟稱之為Live Tiles(活動瓷片)界面設計,體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思路,還有所謂的“全景視圖”設計,用戶在相對狹小的手機屏幕上可以獲得最大化的內容空間。簡單了解后的感覺是,假以時日,WP會成為iOS和Android的強勁對手,而且從App Store的模式上來說,WP比Android更加接近iOS模式。
上午最后一個演講者是頑石互動的吳剛,引發的共鳴也最大。吳剛是以開發者的身份登臺的,所以當他展示了頑石互動在2011年盈利能力時,開發者都很振奮。員工100名左右,2011年利潤大于2000萬。頑石成立初期,發展相對緩慢,盈利能力也很一般,但是吳剛提出一個以慢制快的思路,首先掌握自己的節奏,把產品做好,對同一款產品不斷打磨,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平臺的差異性和用戶的細分市場,同時不斷提升公司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不是一味擴張,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這樣當真正機會來臨的時候,會獲得爆發性的成長。這一點對移動互聯創業者來說非常有借鑒的意義。還有一點值得探討,頑石的產品在iOS上的用戶份額是最少的,但卻占了幾乎一半的營收,這說明了無論是iOS的平臺還是iOS的用戶,都是非常優質的。iOS還是Android,也是個艱難的決定。
下午的演講中印象比較深的有兩個,一個是摩托羅拉的“產品發布會”,標題是“鋒云再起,不斷創新”,結果內容除了介紹即將發布的手機產品之外,乏善可陳,聽眾幾乎要喝倒彩,因為這位“摩托哥”介紹完手機又開始介紹配件。我覺得這種技術大會不是不能講自己公司的產品,可以講,但最好是以開發者的角度,而不是廣告的角度。
另一個是我一直非常關注的“移動應用幫助企業更卓越”,演講者是SAP中國研究院芮祥麟。企業級應用的市場支付能力加起來遠大于消費級應用,目前企業應用向移動終端的擴展和蔓延趨勢也比較明顯。移動設備在不斷的增長,企業數據也在不斷增長,企業的工作人員越來越多的使用移動終端與企業進行交互。企業客戶希望把應用擴展到終端,但現在的局面是,所有的開發者都一股腦扎進了大眾消費市場,而企業開發商還沒有具備移動開發的能力或意識,這恰恰構成了企業移動互聯的藍海。我的觀點是誰能夠做好企業移動應用的平臺,誰就能占得先機。
一天的會議非常緊張,聽了一天發現比自己上去講還累,但是顯然是有收獲的。
關于創新
整個大會的演講者都會不同程度的提到創新,這說明我們這個時代確實是太缺乏創新了。其中幾個觀點引人深思。張亞勤指出,國內現在大家都在創業,創新相對少一些。雖然創業很重要,但是技術創新可能更為關鍵一些。隨后張亞勤在微博中再度闡述:要有開放的心態。現在強調“自主創新”,但自主創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開放的、合作的創新,而不是自我封閉的創新。現在我們在創新方面有兩個極端化的現象。一個是“山寨文化”,只模仿,不創新;另一種是什么創新都要自己從頭做起,不善于利用世界上先進的科研成果。這兩種現象是應該避免的。我非常認同張亞勤的觀點,值得政府和企業深入思考。另外雷軍的演講非常簡潔,關于創新,他的觀點是:創新是件風險很高的事情,絕大部分的創新都會是失敗,對我們每一個創新者來說,我們最大的考驗是我們有沒有承受失敗的勇氣,這是對我們每個人自身內部的要求,對我們整個社會來說,我們能不能夠寬容的對待那些失敗者,為那些失敗者鼓掌,這是我們整個社會對創新的貢獻。
參會第二天
第二天的會議開發者應該會更喜歡,大多數的會議主題都是由企業內的實際開發者或產品把控者演講,干貨居多。由于分會場較多,我大部分時間都在開放平臺和技術這個分會場,中間還溜到移動游戲會場聽了一下,有幾場演講印象相對深刻。
Web App在移動設備上的發展趨勢:這個主題主要討論了移動設備上是否會發生在PC上發生的事情,那就是從APP演化為Web App。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這種趨勢的變化是長期的,甚至于目前PC的Native應用也是很繁榮的,只是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把PC端軟件開發者搞得幾乎絕跡了。我想未來移動終端上的Native App和Web App會長期共存,相互促進和發展。混搭的開發模式也會越來越成熟,當然現在也有試水者了,比如: QQ郵箱iPhone版——http://flychen.com/?p=348。
移動互聯網架構師的修煉之道:其中探討的移動互聯網十個技術趨勢很不錯,大家可以看看將來發布的演講稿。針對互聯網架構師應該具備的品質也有不錯的闡述,包括技術能力,多領域能力,溝通,平衡管控,藝術氣質等等,要求很高,估計有志從事互聯網架構師職業的同學看了之后會有萬念俱灰的感覺,但人家說的是實情。現在架構師一堆堆的,那是浮云,一吹就散。
移動電子商務的生態環境——趨勢與商機:該主題主要探討了生活電商,諸如娛樂餐飲、優惠團購、酒店機票、旅游電影等等。核心模式應該就是O2O(Online To Offline),就是把線下商機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為各種類型的實體商家搭建線上的營銷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全面的信息服務。個人認為O2O模式成功的關鍵是在第二個O,如何通過覆蓋線下的各領域商家并形成精準的數據平臺,這需要巨大的投入。類似應用有大眾點評、布丁、酒店達人等等。
從大型網游走向移動游戲的經驗與教訓:聽這個主題純屬個人興趣,摘錄一張藍港在線王峰的Slide供大家參考:
- 從平臺移植挖掘創新機會
- 手機游戲更加重視對碎片時間的把握
- 關卡設計要短小精悍
- 把握好節奏感
- 上手簡單,盡可能傻瓜化
- 深度玩家也能有驚喜感
- 好游戲的長期發展也需要深度推廣
- 國內市場必須走聯網游戲的道路
2天的會議一晃而過,整體大會的質量還是不錯的,第二天的內容尤其有吸引力,但是7個分論壇讓參會者無所適從。這是需要改進的。另外對于付費大會,大會的主題演講資料是否會共享?到現在為止還沒看到放出。
觀點與評論
很多聲音其實已經放到上面的內容中了,為了精煉再梳理一下:
1、盛宴之下,浮華顯現。毫無疑問2011年的移動互聯網形成了一場華麗的盛宴,創業者前仆后繼,開發者紛紛從各個領域轉投移動陣營,移動開發者一將難求,薪資待遇節節拔高,還有各個大佬推波助瀾,移動大潮不可阻擋。從趨勢來看毫無疑問這是正確的方向,但我們也要冷靜的看到,目前各類移動互聯的創業公司,真正盈利的屈指可數,都是熱錢在支撐。各路大軍涌向移動領域,我想不到兩年之內,移動開發者就會變成普通開發者。移動領域就會和其他領域一樣,想成為佼佼者,你必須做的更多。如果你已經在某個領域有了深入的積累,大可不必重頭再來。下圖中的互聯網、移動、企業應用,無論你現在身處哪一個領域,它們之間都會有交集,找到這些交集,找到差異化,在現有積累的基礎之上,構建屬于你的應用。

I:互聯網應用 M:移動應用 E:企業應用
2、創業還是創新?中國創業多,創新少,鼓勵全員創業,不如鼓勵全員創新。張亞勤老師的話已經非常準確和精辟了,再看一遍:要有開放的心態。現在強調“自主創新”,但自主創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開放的、合作的創新,而不是自我封閉的創新。現在我們在創新方面有兩個極端化的現象。一個是“山寨文化”,只模仿,不創新;另一種是什么創新都要自己從頭做起,不善于利用世界上先進的科研成果。這兩種現象是應該避免的。
3、iOS還是Android?對于手機廠商和大型移動開發商來說,Android應該是他們的首選。但對于小型創業公司和個人開發者,推薦iOS平臺。iOS的App Store更加成熟規范,客戶的付費能力和付費意識都更強一些,這一點從頑石的營收比例可以看出來。另外除了iOS,還有對應的Mac App Store,同樣是成熟的付費市場,
4、Windows Phone值得關注和投入,從App Store的模式上來說,WP比Android更加接近iOS模式。
5、以快制慢,把握自己的節奏,細分市場,做好自己的產品。
6、企業移動互聯是企業應用的發展趨勢,在大部分人都一股腦扎進了大眾消費市場的時候,誰能做好企業移動互聯的藍海,誰就會引得企業應用領域的下一個先機。
7、O2O模式值得關注,如何做好線下的覆蓋度和準確的商家數據?這是需要巨大投入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的才是最后的贏家。
8、無論你想成為哪個領域的真正架構師,得修煉,記住1萬小時原則。
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Mac,經常被問道Mac的使用問題和技術問題。遂決定,每天發布一則#Mac技巧#。同時發布于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Mac技巧”,微信號sagacity-mac,有微信賬號的童鞋掃描下圖片或搜索微信號即可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