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模式到保護模式:第12章讀書筆記
1. 在保護模式下,對每個段的內存訪問的偏移量都不能超過描述符中聲明的段的偏移量
2. 對于數據段和代碼段,實際使用段界限為允許訪問的最高端地址,對于棧段,實際使用的段界限就是不允許訪問的最低端地址
3. 當段的粒度以4KB為單位,描述符的實際段界限為:
(描述符的段界限 + 1) * 4KB - 1 = 描述符的段界限 * 4KB + 0xFFF
描述符的段界限 + 1可以得出4KB的個數,乘以4KB后,就能得出這個段的大小,而偏移是從0開始的,該段的最大
偏移量為該段所占內存的大小 - 1,所以段界限的值為(描述符的段界限 + 1) * 4KB - 1;
4. 存儲器的保護
- 數據段: 0 <= (EA + 操作數大小 - 1) <= 實際使用的段界限,EA表示有效內存訪問地址
- 代碼段: 0 <= (EIP + 指令長度 - 1) <= 實際使用的段界限
- 棧段: 實際使用的段界限 + 1 <= ESP - 操作數長度 <= 0xFFFFFFFF
5. 描述符的類別需要與段寄存器的用于匹配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