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機端口模式,Access、Trunk、Hybrid
IEEE 802.1Q封裝的VLAN數據幀格式
IEEE 802.1Q協議規定,在以太網數據幀的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字段之后、協議類型字段之前加入4個字節的VLAN標簽(又稱VLAN Tag,簡稱Tag),用于標識數據幀所屬的VLAN。VLAN標簽在VLAN數據幀中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在一個VLAN交換網絡中,以太網幀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 有標記幀(Tagged幀):加入了4字節VLAN標簽的幀。
- 無標記幀(Untagged幀):原始的、未加入4字節VLAN標簽的幀。

- TPID (Tag Protocol Identifier,標簽協議標識符),表示數據幀類型。取值為0x8100時表示IEEE 802.1Q的VLAN數據幀。如果不支持802.1Q的設備收到這樣的幀,會將其丟棄。各設備廠商可以自定義該字段的值。當鄰居設備將TPID值配置為非0x8100時, 為了能夠識別這樣的報文,實現互通,必須在本設備上修改TPID值,確保和鄰居設備的TPID值配置一致。
- PRI (Priority),表示數據幀的802.1p優先級。 取值范圍為0~7,值越大優先級越高。當網絡阻塞時,交換機優先發送優先級高的數據幀。
- CFI (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標準格式指示位),表示MAC地址在不同的傳輸介質中是否以標準格式進行封裝,用于兼容以太網和令牌環網。CFI取值為0表示MAC地址以標準格式進行封裝,為1表示以非標準格式封裝。在以太網中,CFI的值為0。
- VID (VLAN ID),表示該數據幀所屬VLAN的編號。 VLAN ID取值范圍是0~4095。由于0和4095為協議保留取值,所以VLAN ID的有效取值范圍是1~4094。
報文轉發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